浅议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张黎明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张黎明
[导读] 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仅是有关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摘要: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仅是有关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成为了确保公路隧道质量、提升公路隧道结构性能、保障过往司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隧道开挖、支护、防水系统和衬砌四个方面对如何做好公路隧道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工程;质量控制;分析
1 如何做好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1.1隧道开挖阶段的质量控制
        与铁路隧道和水工隧道相比,公路隧道的断面更大,隧道轮廓对围岩块体的不利切割也相对较多,这样就对围岩造成了更多的扰动,同时,为了满足公路工程的特殊要求,公路隧道(特别是我们现在施工的三车道隧道)大多采用更为扁平的断面型式,从而导致隧道拱顶的围岩长期处于非常不利的应力状态。因此,如果隧道的开挖量不够,就会对隧道的衬砌厚度和净空造成影响,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如果开挖量过多,则会增加喷射混凝土量和出渣量以及工序作业时间,使隧道的成本增加;如果开挖不够规范和平整,就会对衬砌施工和防水层的设置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产生存水空洞。根据这些特点,对于公路隧道开挖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一般从控制断面尺寸、超挖欠挖以及确保开挖断面的规整度两个方向开展。首先,就是要确保公路隧道断面的开挖工作严格按照设计中要求的有关尺寸进行。如果围岩质地较为松软并且地压力较大,那么围岩就会发生相当程度的变形,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还应该将设计要求与作业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实际测量数据预留足够的支撑沉落量和变形量,以免因变形而造成净空不足的现象。另外,还要注意根据围岩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断面开挖方式。一般来说,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都是钻爆法。对于质地较软的围岩应采用预裂爆破,而对于相对坚硬的围岩则与应采用光面爆破。在使用两台阶开挖法时,应注意控制下导开挖长度且左右幅错开一定距离,严格控制下导的用药量及开挖厚度,以确保拱顶围岩的稳定性。
        对于隧道断面开挖工整度的检测一般通过目测法进行,除了要保证围岩光滑无明显爆破裂缝外,还要对炮眼衔接部位的台阶形误差进行检验,确保其小于15cm。对于超欠挖情况的检测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尺量方式进行外,也可以通过对衬砌混凝土的总量和出渣量的比较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隧道激光断面仪对隧道开挖的实际断面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从而得出精确度较高的隧道超欠挖实际资料,以便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1.2隧道支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公路隧道在开挖结束后就要立即开展支护工作,以便更好的限制围岩变形,从而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公路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锚喷支护的方式,而在围岩质量较差的地段则可以通过型钢或钢隔栅进行支护。在进行锚喷支护的过程中,应该对锚杆自身及其安装质量进行检测。其中,锚杆的自身质量主要包括锚杆所采用材料质量的检测,如弹性、延展性、抗拉强度等;锚杆规格的检测,如直径等;以及锚杆的焊接、热锻、车丝等方面的质量检测。而锚杆安装质量的检测则主要包括钻孔深度、孔形、直径、间距、排距、锚杆方向等项目。其中,对于砂浆饱满程度、拉拔力的测定以及安装间排距的检测是锚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对原材料、喷射厚度和强度的检验,同时也包括对混凝土、围岩粘接强度等内容的检验。

在制取强度检验试块时,可以通过将混凝土喷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或直接从隧道壁上凿出的方式获取。而对混凝土厚度的检验则可以通过凿孔或预先在围岩上设置一定长度的钉子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如果在凿孔之后无法对混凝土与围岩进行有效区分,则可以通过滴入酚酞试液的方式加以辨别,其中显红色的就是混凝土。对于混凝土与围岩粘接强度的检验既可以通过在围岩上预埋加力板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向放置了与围岩相当石块的模具中喷射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检验。
1.3防水系统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目前,大多数公路隧道的排水设计都采用了铺设防水层和排水盲管将渗水集中排出的方式,但是业界对于排水系统质量的评定标准尚无统一的规范,对于防水层的检验也大多分为材料质量检验和安装质量检验两个部分。一般来说,对于隧道防水层的要求主要有寿命长、柔韧性好、耐腐蚀和老化、不易被破坏,而检验项目则主要包括防水层的厚度、长度和宽度三个方面,检验方式多为裁定试件后对其进行各类实验室检验。对于防水层安装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接头部分质量检验和吊挂焊施工质量检验。其中,接头的规格应该满足设计要求,并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不得出现空隙、褶皱或气泡。焊缝一般为双焊缝形式,中间部位要留出空腔以便对其进行充气检查。在拱顶部,防水板的吊挂固定点间距应该在0.5m~0.7m的范围内,而在墙壁处,这一数值则应在1.0m~1.2m的范围内。对于防水层施工质量的检查大多通过目测法来完成,同时还要注意保证防水层无划破现象。
1.4衬砌阶段的质量控制
        衬砌阶段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围岩发生松动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二次衬砌裂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裂缝的检查主要通过刻度放大镜和塞尺的方式来观察裂缝的深度和宽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因为衬砌填塞不密实而造成衬砌内部空洞和蜂窝等情况,所以技术人员除了要进行表面观察之外,还应该通过采用雷达和超声波探测技术对其内部情况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雷达进行检测时,要根据所检测位置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雷达波的频率,并根据隧道的断面走向合理设置测线,以便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另外,在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隧道拱顶部位的空洞和衬砌不合格的现象相对较多,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将这部分作为检测的重点地段。总的来看,雷达探测的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出裂缝、钢拱架埋设以及衬砌厚度等情况,但是限于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其精度在有些时候是无法保证的,因此在质检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钻孔检验进行配合。
2 结束语
        相比较而言,我国公路隧道工程的起步较晚,但是在各地积极兴建各类公路工程的大力推动下,国内的公路施工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引进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多项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我国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难免会留下一些质量隐患,严重妨碍了公路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向新的高度迈进。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已经有很多家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开始了对隧道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的钻研和攻关,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令人感到鼓舞和欣慰的,相信在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总结、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公路隧道施工行业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工程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公路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朱汉华.公路隧道围岩稳定与支护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