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对于现在的施工来说非常关键,它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在混凝土结构强度、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要求施工单位掌握浇筑质量问题规律以及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更好地提升浇筑施工质量。本文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应用
一、混凝土浇筑在建筑工程中的内容
作为混合型材料的混凝土主要由沙石、外加剂、水泥以及水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泥拥有较强的胶凝作用,能够将混凝土内各种建筑材料进行混合凝聚,进而使各种建筑材料形成有机的整体,发挥最大的功效。而混凝土浇筑技术则是混凝土材料的具体应用,建筑工作者根据设计图纸,通过钢筋或木材形成的模具,将混凝土材料固定成特定的形态,进而通过一定时间的晾晒,使得混凝土本身发生凝固,以此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需求。其中由于混凝土规格的不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坏损等现象。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将水浇洒在基本定型的混凝土表面,使水分充分渗透到混凝土材料内部,激活水泥的凝聚功能,提升混凝土整体的稳固性。由于混凝土浇筑技术拥有坚固、简洁、施工时间短等优势,已完全取代传统的砖石施工技术,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
二、混凝土施工前期的准备
1.材料准备
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在该工程项目中,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全面,对各项材料的选用都符合标准。首先,水在混凝土搅拌环节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水的选择与应用上应当谨慎,避免将工业废水或污水用于混凝土的搅拌中,而为了保障工程质量,该项目则选用洁净水;其次,对于混凝土中核心材料的水泥选择,也应当从品牌、规格、种类繁多的市场进行严格挑选,该工程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充分考虑了所选用水泥的胶凝性能与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另外,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还离不开粉煤灰和添加剂等掺和物的参与,因此,该项目在选用粉煤灰时,采用一级粉煤灰,将掺加量控制在 20%,而对于添加剂的选用,则充分考虑其对于混凝土性能的提高,从而选择符合标准的一等品以上质量;最后,对于混凝土骨料的选择,也更加细致采用含砂率低的优质骨料。 通过按照标准选择优质的水、水泥、粉煤灰等掺和物、骨料,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足以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2.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确定以后,就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拌制。首先,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根据建筑工程标准以及设计要求通过实验室试验的方式进行混凝土配比的确定,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配比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其次,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质量都符合施工要求。最后,严格控制搅拌工艺流程。按照实验室配比准备好相应的材料,严格按照投料顺序进行投料,先投放粗骨料,然后投入水泥、砂,最后投入水,进行均匀的搅拌。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在最后添加外加剂,同时要控制搅拌的时间,如果有外加剂可以适当的延长搅拌时间。
3.混凝土浇筑前的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到浇筑入模的过程,要控制和维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砂浆流失。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使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在浇筑无缝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时,必须制定两套以上浇筑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运输和浇筑保持连续性,实现一体浇筑、一次成型。
三、混凝土浇筑技术
第一,全面分层浇筑方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想充分使用全面分层的浇筑技术,我们可以在第一层浇筑工作之后开展第二次浇筑工作,以此来更好地完成全部地浇筑工作。
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浇筑工作常常需要与实际的面积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确保最终的交付方案合理。例如,在浇筑时,如果浇筑面积过大就不能使用全面分层浇筑方案。在浇筑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从短边开始然后逐渐向长边方向延伸,同时也可以从中间开始向四周延伸。第二,斜面分层浇筑。在进行建筑物浇筑的过程中,如果长度较长、厚度较厚,那么我们可以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浇筑需要从顶端倾泻下去,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自然的斜坡,比例应当控制在 1∶3 左右,各项工作从斜坡的底部开始,然后逐步进行,在浇筑过程中需要认真进行观察。第三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具有较小厚度,较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实际浇筑时要分段进行,每段长度控制在Zlll-3lll,逐层浇筑到顶层后,由于结构厚度不大,层数也较少,往往上段浇筑完成后,其底层仍未初凝,此时应以此方法继续下一段的浇筑,直至完成全部浇筑任务。相较于全面分层,该技术对混凝土供应要求不高,不需要集中大量供应。分段分层的方法主要在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中有所应用,可以很好地保证浇筑质量。
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注重具体位置
1.基础浇筑
由于建筑工程的种类繁杂,对于建筑工程的基础浇筑方面,需要对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时候进行分类考虑,它大致有三种形式。首先是阶梯状的施工,运用这种方式要求进行浇筑工作的时候,需要按照台阶的位置在一次性的情况下完成,进行相应浇筑工作的过程中,不可以有任何的缝隙存在,其次是口状柱施工,用这种方式实施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好口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保障杯口底部混凝土的密实度。在建筑规模比较大的施工中,如果实现一次浇筑很困难的话,可以合理的建立一些基础后浇带,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现象,同时采取高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2.剪力墙的浇筑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在墙体的地面上浇筑一层5cm 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浇筑墙体,这样可以预留施工缝隙。但是,需要明确缝隙所处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缝隙的具体位置。剪力墙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有连续性,施工中途不能随意停止,另外,接口地区的振捣力度应该符合实际需求,这样混凝土的密度才能和接口完美结合。孔洞和洞口附近混凝土的位置需要处于同一高度,墙体的浇筑工作都应该在相同的时间完成。在振捣施工中,洞口和振捣棒之间需要至少相差 30cm,而洞口两边的振动也应该在同一时间进行,这样可以防止振捣施工对洞口产生破坏。
3.混凝土振捣
在进行振捣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于各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应当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对振捣器进行合理选择,尤其是针对面积、深度比较大的混凝土浇筑构件,表面振捣器能够在施工过程当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当施工人员在进行振捣操作的过程中,运用机械振捣方式相较于人工振捣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内容,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现实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选择。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出于混凝土浇筑质量重要性考虑,施工单位高度重视浇筑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形成系统的浇筑技术体系和完善的浇筑方案,但面对混凝土裂缝、麻面、漏筋等常见问题,除掌握相关浇筑技术外,还要从浇筑设计方案、配合比控制、浇筑过程监督等做好浇筑全过程监管,更好地提升浇筑质量,打牢建筑结构稳定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郭荣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0):54.
[2]王卓金.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河北农机,2020(01):33.
[3]张国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9(07):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