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实例,提出了地下轨道交通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便于实施今后同类项目借鉴,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地下轨道 岩土勘察 重点 难点 评价
一、项目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某线起始里程为YDK11+488.150至YDK55+137.000,全长43.65km,共设11座车站、10个高架站以及主变电站等配套建筑物。本线路是广州市首条同时含有地下线路、高架线路的轨道交通线路,区间采用盾构法和顺作法施工。2004年年底第一个工点开工,至2006年1月,土建工程竣工,开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并于2007年底通车。
本项目勘察分四个勘察阶段进行,即工可、初勘、详勘和施工勘察等(其中包括软土勘察等专题勘察),根据部分线路和站位的变化对各阶段的勘察进行了补充,并按施工需要进行了施工勘察。另外,还完成了“广州市轨道交通某线工程初步设计”第二篇第二册《地质》(2005.11)、全线初勘总体报告,包括全线初勘钻孔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工作量巨大。
至2007年3月,共完成59篇勘察报告,完成钻孔4157个,总进尺168550.36m。工期跨度大,作业手段多,勘察结算费用约4000万。
二、本项目勘察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该项目沿线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所布钻孔位置差异大,分别布置在鱼塘、菜地、果园、稻田或江、河中,在办理航道施工手续、处理赔偿等方面遇到很多阻力;某些区间,按穿山方案布设的钻孔,多数位于山坡及山顶上,钻具安装和拆迁难度很大;线路长,工作量大,设计所需采集数据质量要求高,施工手段和方法多,工期要求紧;各标段岩层分布广,揭露岩层复杂多变;此外,因线路调整或高架路柱位的调整,勘察工作内容也跟随着调整。面对诸多难点,通过周密安排,最终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具体表现在:
(一)同一勘察阶段或同一工点勘察工作不连续,工期保证困难
该线路进行了多次调整,造成一个工点或一勘察阶段出现多次进退场的现象。该项目部人员进退场次数超过50次,大大延误了计划施工工期,该项目勘察工期超过两年。所以,项目在规划前,应尽量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周边环境情况资料,避免对线路多次调整,影响工作效率。
(二)用地补偿或青苗赔偿、鱼塘赔偿谈判困难
用地补偿或青苗赔偿、鱼塘赔偿谈判是一个非常辣手的问题。农民开出的赔偿价高达5000元/孔,部分农民看到钻孔位置测放出来时,立即在钻孔位置范围抢搭工棚,以达到更多赔偿、补偿的目的,这种情况很常见。为了赶工期,一方面,组织专项小组有针对性地做好赔偿的计划,另一方面,要求避免出现冲突为原则,在稳定赔偿对象情绪的基础上,开展多方谈判工作,总体来说,尽管各勘察单位多支付了不小数目的赔偿、补偿费,但换来的是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
(三)场地部分地段基岩为质地坚硬的花岗岩、花岗混合岩,施工环境十分恶劣,钻进速度相当缓慢
根据钻探揭露,项目南部大部分地区属多期侵入的花岗岩体,钻进速度十分缓慢。在穿山方案勘察中,个别工点的钻孔布置在山坡或山顶,勘察任务相当艰巨,一方面,场地植被非常发育,野草丛生,需组织人员开路进行测量工作,另一方面,钻探施工的难度更大,在山上钻孔施工,无路可通,而且无施工用水,需组织专人把钻机拆散抬上山,人工挑水施钻。经过多方努力,集思广益,改进技术方法,采取确实可行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现场作业。
(四)软土发育,地铁选址方案不断变更
多个站点和区间存在着厚度巨大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层,这些巨厚软土层,对地铁线路及结构的选择、地铁工程施工等均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准确查明软土的厚度、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工程性能,专门邀请了3位来自中国科学院某岩土研究所专家亲临现场作技术指导,为巨厚软土范围地下轨道交通型式选择提供了充分、准确、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四、质量作为重点及其有效控制措施
面对以上的难点,勘察单位严把质量关,把加强质量控制作为工作重点,并采取严格措施加以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规定和质量控制措施
勘察单位接到任务后,根据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编制详细的勘察纲要,明确质量控制的主体责任,同时,还专门编制了适合于钻探人员用的“钻探技术要求”(含钻探记录表填写样版)及适合于地质编录人员用的“地质编录要求”等,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措施实施。
(二)做好勘察施工前的技术、质量交底和岗前培训
勘察工作开始前,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参与该项目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人员均熟悉掌握相关的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标准、工期要求等。同时,组织勘察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全体人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团队目标。
(三)在勘察全过程、全方位实行质量控制
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具体措施有:
1、在项目部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组,负责外业勘察质量检查及验收、室内资料检查、勘察报告初审工作。
2、总工程师常到工地现场作技术指导和质量抽查。
3、对检查中发现资料等不合格,及时进行补救或返工,直至合格为止。
4、项目技术负责人参与外业勘察、室内资料整理、勘察报告编审的全过程。
5、积极听取业主、设计总体、勘察总体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检查意见,并在工作中及时改进。
(四)勘察报告实行三级审查制度
1、对勘察报告实行三级审查制度,即由项目质量检查组对勘察报告进行初步审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勘察报告进行详细审核,最后由总工程师对勘察报告进行审定。最终将勘察报告提供给业主、设计总体、勘察总体审查。
2、根据业主、设计总体、勘察单位专家的审查意见,再次对勘察报告进行认真的修改、补充和完善。经修改后,由项目质量检查组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勘察报告进行认真的校对,确认无错漏后才正式出版勘察报告。
(五)出版勘察报告标准化
出版的所有勘察报告均按照“广州市轨道交通勘察总体技术要求”执行,使勘察报告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勘察报告符合工点设计要求及相关的规程、规范。
勘察报告中反映的工程地质资料要真实、准确,提供的岩、土参数合理,提供的基础方案合理、安全、经济,工程措施建议具体、可行。勘察报告的格式、资料数量符合总体技术要求及资料室有关资料归档的要求,并及时将勘察资上网导入PDM系统,完成全部资料交接手续。
(六)、后期服务工作及施工验证
勘察单位不仅严格按照总体单位的要求和设计要求完成各标段的全部勘察工作,提交符合要求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而且都应认真做好勘察工作后的服务工作。
五、结论
以上案例,指出了地下轨道交通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进行了详尽分析评价,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当、合理、经济、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由于地下轨道交通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难点存在普遍性,在同类项目实施前,可借鉴案例所列举的措施和方法,指导项目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3、TB10003-2005 J449-2005,铁道隧道设计规范;
4、GB50307-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汪令明等,广州市轨道交通某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