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研究张胜格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张胜格
[导读] 土石坝施工技术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广泛的施工技术之一
        摘  要:土石坝施工技术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广泛的施工技术之一,施工核心在于将土料、石料、混合土料等材料经过抛填、堆积、碾压等技术处理修筑坝体。施工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具有严格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规范,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产生的施工成本也较低。本文将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概述和施工技术分析两个方面,对土石坝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里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研究
       
        土石坝施工技术具有适应性极强的特点,对高坝和低坝的坝体修建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使用率极高,也随着使用率和科技水平、建筑工程水平等技术的提高,土石坝施工技术也在基于传统技术的基础之上,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1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概述
        1.1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优势
        土石坝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施工技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发展完善,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为简单,通过对施工情况的合理化安排,可以经由机械设备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作业。施工所需的主体材料可根据施工项目的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和就地取材,既能够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材料资源,减少施工工期,还能够有效降低购买、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材料费用。土石坝的结构也非常简单易掌握,便于在工程运行后进行相应的维护、改建、扩建等工作。
        1.2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
        土石坝的施工目的在于保护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施工技术中必须秉持着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的坝坡设计保持坝体的稳定性,科学的防渗、排水措施设置,严格检验坝体的土石材料质量,适合工程环境的坝体结构设计与保护措施设置等。在施工技术中,要充分吸取过往项目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坝体的质量和作用。如在水利工程中对于坝体损毁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在今后的施工中提高施工技术,避免坝体损毁的情况发生,分析方法如图1、图2 所示。
       

       
        图2 水利工程坝体损毁原因分析二
        2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
        2.1 施工料场的规划布局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由于大量的土石等材料需求,必然会在现场大量堆放,这就需要对现场的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既要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需求,又要避免材料的过度、混乱堆放,导致材料的质量、工程的施工受到影响。对于料场的规划布局涉及到材料的取材、运输的时间、施工现场的空间、施工的工序、不同工序需要的用料量、材料的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经过综合评估后能够规划出最适合项目情况的施工料场布局,确保最高质量、最高效率的施工。
        2.2 施工土石料的加工及运输
        2.2.1 土料的加工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所需要的土料要求较低,只要土料经过表层清除干净后即可进行土石坝施工,对土石坝土料使用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在于水分与土料的比率。土料的颗粒较小,但亲水性极强,土料的含水率调节是确保土石坝质量的重要技术。土料含水率具有可参照的标准规范,但也要根据实际的土料、环境和项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土料含水率的方法包括翻晒、掺料、烘干和自然蒸发等,增加土料含水率的方法包括料堆加水、料场加水、运输中加水等。
        2.2.2 石料的加工
        石料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进行开采的时候就能够直接进行加工处理,如石料的大小、形状、重量的加工处理等。石料的开采可以根据开采位置的不同分为陆上开采和陆下开采,也需要根据开采位置、石料质地、环境条件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开采方式,如深孔梯段爆破、洞室爆破、浅孔爆破、机械破碎等多种方式进。
        石料的开采、运输、堆放等工作量较土料而言要求较高,需要借由较多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方法、工作衔接、工作管理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在水利工程中修建大中型的土石坝,需要更大的机械设备参与率,以满足施工技术、施工期和施工成本的要求。常见的运输方案包括三种:一是采用正向铲开采,再经过自卸车、胶带机将开采石料运输至施工现场;二是采用斗轮式挖掘机开采,再经过胶带机运输至自卸车中,最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三是采用采砂船开采,再经过有轨机车运送至胶带机中,最后运输至施工现场。
        2.3 现场填筑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关键在于坝面施工,由于坝面的施工作业环境有限,需要同时进行多种工序作业,如铺设材料、将材料摊铺、调整材料含水率、材料夯实、检验施工质量等,更会涉及到不同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所以在现场填筑施工中,除了对施工技术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外,对于现场的施工秩序要具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方案。通常是根据施工的操作顺序将坝面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段,根据施工面积、人员数量、施工效率等实际情况进行流水线式施工,以确保现场填筑工作的高质、高效的进行。
        在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的现场填筑施工中,以平起填筑法应用最为广泛,具有接缝少、接坡少、削坡少的优点,还能够更大的增加堆石填筑面,便于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施工,保障现场填筑的施工质量,提高现场填筑的施工效率。还有利于施工通道的建立,便于防渗料区的施工,降低自卸车的运输工作量。避免不同填筑区域之间的偏差、跨缝碾压情况,增强坝体的均衡稳定性。
        在最后的分层强夯施工中,可以采取先分层铺设、再分层夯实的施工技术,底层土石料夯实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土石料铺设和夯实,能够使坝体的强固程度、稳定程度、密室程度有所提高。但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填筑的厚度做到均匀的把控,以10-20m之内为宜,通过强度均匀的动力预压加强土石料的密度,更有效的防止现场填筑后和项目运行中由于气候条件、土质条件等影响,使坝体发生沉降,影响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通过对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能够有利于促进土石坝施工技术的规范化、技术化、标准化操作,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合理规划、技术要求、质量检验等,在达到高质量施工效果的同时,也需要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参照目前的施工技术研究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和提高,以促进施工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林.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J]. 建材世界, 2019(3):89-91.
        [2]潘疆. 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 珠江水运, 2019(11):42-43.
        [3]王云泽. 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的关键工艺分析[J]. 数码世界, 2018(1):309-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