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期   作者:唐勇琪
[导读] 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正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广,然而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性、人格、人品的培养。
        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正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广,然而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性、人格、人品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明理、成性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当口,而在中学阶段,每一学科都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又特别是在母语的教学更为重要,所以语文的教学很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明白语文的作用。语文学科教学承担着给学生文化知识和语文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知识和能力,更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品行和伟大的人格。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紧密抓牢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刻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品行培养,要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优良人格,让学生成为品德兼优的社会有用人才。而当今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的工具性提得越来越响亮,贯彻的越来越扎实,众多教师都围绕着考试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变成了枯燥繁琐的文字课,语法课,成了以题为本,只重视知识的技艺训练。在现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发生转变,韩军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价值所在。”的确,语文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成人。不能再让别人大声呐喊“误尽苍生是语文”了。
        其次,语文人格教育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我国古代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伦教化的道德教育,比如传统蒙学中的《三字经》就讲了如何教育儿童和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增广贤文》其中心也是讲的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传统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再次,现在的青年一代在人格上有不利于民族发展的因素。“在学生中不少人存在着无边的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聂中义教授在《精神成长和大学》中提到的现象。可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缺乏人格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部分学生不知林黛玉,不知保尔,只迷恋玄幻小说,迷恋言情小说,迷恋“超女”,“超男”,他们表现出的是一种不正常的审美意识,学生不分美丑,不辨真假,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观被颠覆了,心中有的只是网络游戏,麻将等。又比如:2003年的非典和2020年的疫情,在危险面前,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军人、医生和科学家等,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感动着我们,也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化解危机,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吗?现实中学生应有的人格被淡化甚至消退,思想变得狭隘,行为变得自私,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我们必须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注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加强学生人格,让语文回归到“人”这一本性。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心理学者普遍认为:“人格就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巩固的。”人格的形成,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和后天的教育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树立好的人格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即要求要有好的人格魅力,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要尽量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尽量做到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健康的人格,人格教育也将是一纸空谈。试想,如果教师行为不端,不懂道德规范,沉溺于网络游戏,沉溺于麻将当中,一切向钱看,利欲熏心,教师不爱自己,不爱亲人,不爱集体,不爱国家,又怎么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呢?因此,教师这一职业就注定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魅力,用看似平淡的细微之处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无声、平淡中去感受教师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长此以来,学生才能把教师的优秀品质转化为终身受益的自觉行为。
        其次,挖掘教材中蕴涵人格教育的内容,以课堂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现在的部分学生缺乏爱心,缺乏感恩之心,缺乏自立自强意识,缺乏积极向上的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而语文课就是要传播真善美,引导学生自立自强,体悟生命,仁爱博大,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充实人,提高人。“要成才,先成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课文内涵,用知识和思想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体悟隐藏在课文中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要让这些作品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健全的人格。如《最后一课》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荷花淀》散发着明朗纯净的人格美和风光美,《登高》则充满着国难家愁的悲伤,《书愤》又包含着壮志难酬的感叹,《项脊轩志》能让人体会到浓浓的亲情,《五人墓碑记》又能让众人为五人的义举而叫好。朱自清有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民族气节,李乐薇有对独立人格的向往的品质,海伦·凯勒有对身残苦难的忍耐之性。像这些作品,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去肢解文章,学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引导学生感悟藏在文章中的人格魅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培养高尚情操,深厚的同志情义,鲜明的爱憎情感,健康的审美情感,以及形成对工作、生活事业的满腔热忱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才会增强生活适应能力,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这样的人格才符合这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越来越丰富的时代的需要。
        再次,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应把美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美的画面、美的形象、美的人格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美的存在、美的魅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审美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曾说过:“美善相乐。”他们都把美提高到兴邦安国的重要地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无限向往的“世外桃源”;岳飞的《满江红》展示了一个英雄的美的形象。这些通过艺术的语言塑造出的优美画面与美好形象都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着学生人格的发展。所以,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是美的渗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审美。另外,在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知识,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理解美,欣赏美。让学生理解美不仅是环境的美、场面的美,还有人格的美。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使语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要把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融入语文教学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人格的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时代需要的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