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期   作者:和玉顺
[导读] 小学数学学习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学习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是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应该从挖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为基础,养成良好的提出问题习惯,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培养数学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培养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提出一个好问题是难得可贵的,他不仅要具有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还要具备直觉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求异性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只有感觉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贯穿在问题教学过程中,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知,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回顾自己十多年的小学教学教学生涯,经历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教学,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在新旧教材教法对比中成长,在教学经验点滴积累中开花,也在转变教学方式中结出硕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自己对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一)、传统教学忽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有很多经验值得继续传承和发展,如打牢基础、培养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摒弃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以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很少出现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种教学理念,严重地剥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和思维灵活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长此以往,学生都不敢,也不愿向老师提出任何数学问题了。
(二)、传统教学大纲中,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够具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只从宏观层面提出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的设计非常少,教师教学也就按照教学大纲,淡化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没有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从传统教学走过来的教师,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教师走进新课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思想,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传统教学经历过的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时候,虽然在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的组织下,教师都参加过多次的新课程培训和现代教育理念培训,对新课程教学有了一些认识,但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答案多样化和灵活性,落实起来比较难,而且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难以打牢基础和培养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其他教师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推进新的学习方式,坚持课后自我反思,教师就会成长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时代合格的教师。如果教师没有走进新课程,依旧穿新鞋走老路,就不会重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走进了新课程,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就会成为能力目标里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是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决定因素。
(二)、营造师生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1、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敢说。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提问,教师需要创建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向书本挑战,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提出数学问题的学生,尤其是不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提问题,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在知识点上,而被同学笑话,被老师讽刺。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鼓励学生不用怕提出错误的问题,允许提出错误的问题,错了就改过来。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数学问题的勇气。
(三)、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从寻找新旧知识的相同点、不同点入手发现问题。

新旧知识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问题。如除法的计算,都是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再学除数是小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分别是整数、小数的除法式子,让他们寻找这些式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发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中发现问题。学生在遇到一个新的问题的时,总是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新的方法去解决,那么新方法是什么?
(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
        1、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数学它与生产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用到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了解,多认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如“做某一产品用料最省问题,工程造价问题,已知田的面积、行距和株距,可以种多少株的问题”等等。教师要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平时,引导学生在学校里和假期在家里的时候,养成良好的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注意观察、分析、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己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解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单纯做题,不思考,不提问,效果一定不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题时,多思考,围绕题意多提数学问题,如在审题时可以提出:题目里有哪些条件?要求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缺什么条件?这个缺的条件怎样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定理和公式?在解题时可以提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如何?根据条件可以得出哪些式子?应该怎样解题等问题。做完题目以后还可以提出:我检查结果了吗?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没有这样提问的习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提问,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逐步养成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
        3、让学生从教材中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教材,因为教材中可以提出问题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图文并茂,常以图画、对话、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实际问题,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数学问题,可以提出很多数学问题。
        4、让学生从例题中提出问题。例题是学习的例子,通过学习例题掌握一种类型题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学会例题以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仿照例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这道例题还可以提其他什么问题?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乐于探究,善于质疑,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知道一道数学例题可以改编成很多题目,还可以提很多问题。例如在矩形的教学中,学生常常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折叠方面的问题。
        教学中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发生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并能用数学思想、观点、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这样学生就乐于发现并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是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应该从挖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为基础,养成良好的提出问题习惯为前提,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为重点,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稳步提高。耐心地鼓励,学生问题意识就加强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也就提升了。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拥有了更多的问题视角,突破思维定势,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新问题,成为一个勤于思考,乐于提问,富有创意,独具个性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这就是教育成功的最大收获。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
2、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年的22、23期;2010年的8-9期;2011年12、13期
3《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年第四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