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响应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表现,而且对教学有着指导性意义与深远影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要求教师始终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能力等设置问题情境,透过问题唤醒小学生原有认知、实践经验以及所学知识,打造轻松、自由的数学环境,促进小学生积极交流、合作,开发小学生的创新、创造力,促进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的交融,从而实现小学生认知建构能力的全面提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策略
引言
问题情境创设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把握基本原则,然后对生活案例、游戏资源、影视素材都充分利用起来,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
1、问题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对教学活动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数学教师需要形成把握认识的。第一,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立体化呈现。小学数学的知识难度虽然不高,但是也是比较理论化,再加上课本教材本身就平面化,这导致数学知识的呈现就不够立体了。学生缺乏数学知识积累,如此就会形成理解上的困难。通过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立体化情境,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立体化呈现。第二,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出现兴趣不高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讲读式教学或板书式教学,对于学生并不能产生吸引,和学生的实际兴趣特点产生了脱节。而问题情境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构建多样化情境,从而让数学问题和学生兴趣对应起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兴趣。第三,实现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是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来讲,也需要在教学中实现理论探索和实践练习的结合。问题情境,就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理实结合环境,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达到理实一体化的境界。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状况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用问题情境进行导入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但是,在目前情境教学导入的初期阶段,从小学的教学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在进行情境导入的初创阶段,教师利用不同程度的创设情境进行不同层次的问题划分,但最终在课堂所呈现的效果具有参差不齐的反应从这一基本现状来看,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教师自身在数学方面的教学专业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对小学教学的素材内容和教学重点并没有进行十分准确的把握情况下,而将更高层次的情境导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去,将会使再好的教学的设计也会在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而倒塌,从而使教师的数学知识教学效率急剧低下。例如,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并不能根据课堂情况中来把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程度,无法在期中期末的复习阶段来针对学生学习结构所存在的弱点,而进行专门化的复习,日积月累下来,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实际班级情况学习状况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枯燥的学习方法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强,课堂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3.1结合学生动手操作,设置问题情境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爱玩,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这一特点,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设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发挥问题情境价值和作用,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体会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加深圆柱、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1:圆柱中圆柱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着怎样的关系?圆柱的底面圆周长和长方形的长有着怎样的关系?借助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在制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了解圆柱中各个面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2: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公式是什么?结合体积公式的观察和分析,教师指导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漏水或者漏沙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体积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2改变数学理念,打破传统模式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由于现在太多教学模式都是将课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的传授给学生,内容太过于理论化,如果一个数学问题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一个理论化的教学来进行,那么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将理论化的知识变成简单极短的一个问题,来进行重点描述尽量减少表达主线问题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出现说因为教学无聊或乏味而去逃避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事实证明,在教学开始时,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是非常集中的,如果将问题过于系统化的进行表达和描述,就会很容易加快分散学生对于问题本身的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在按照传统教学是一个极其不明智的方法,首先我们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之后,在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到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由于高度集中的时间也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创建一个有效提问情境,将问题归纳为重点部分,加上个人情绪的渲染然后表达出来。其次需要特别留意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加上风趣的聊天。提高学生的活跃性和积极性,然后及时的将问题总结,从而达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结尾,这样的话有效问题的创设就会更加简单化更容易在短时间里,创设一个完美的问题创设情境。
3.3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该将问题和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内容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将学生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融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小学生常常感觉学习数学知识比较沉闷,进而产生抵触心理,再加上他们社会经验匮乏,不能将所掌握的数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仅仅将数学学习停滞在校园学习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激起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整个学习阶段,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数学问题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探索数学问题,真正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状况来设计小学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的课堂讲解当中营造多元化有效的问题情境,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敏捷程度,从而为大面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106.
[2]刘汝情.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8(11):168.
[3]吴艺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8(11):175.
[4]蓝德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8(11):248.
[5]刘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8(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