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的教育水平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另外,小学阶段还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及时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动态,通过积极引导,保证小学生可以向着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健康;重要性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教育者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采用学生心理学发展理论和相应的技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优质品质的形成。纵观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的教育目的和理念都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学理念和技术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和训练,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正处于刚刚接触社会的阶段,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班主任往往采用严厉的教学方法管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是逆反的心理,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管是在开展各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打消学生的逆反心理,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适应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
(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管是哪一科课程的教学,教师往往都喜欢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紧张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也只是被动、机械地去学习,课堂气氛过于枯燥、沉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彻底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以更加饱满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科学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尚小,还未直接接触世界,因此,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发育还处于初始阶段,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差,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教师应该科学正确地看待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觉得学生的品德有问题。教师如果以这个思想作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小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比如,老师如果过度关注一个学生,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这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基于此,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尽量不要听取某一个人的意见去处理问题,而是通过多个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后再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尽量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以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还是学习自主性都相对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对其行为和观念可以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学生所在的班级环境。另外,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向师性,他们会模仿教师在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而自身却没有很强的分辨能力。所以,班主任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适合学习的氛围,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小学生活中,难免会有部分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发挥班会的作用。比如开展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我爱我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鼓励每一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主题班会中来,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打开自己的心扉,交流真实的心得体会。大部分小学班主任都是各科的任课教师,这些教师在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用心理辅导策略可以区分学生的智力品质问题和非智力品质问题。另外,班主任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加入心理品质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将优秀的品质深入学生内心,继而将其转换为学生自身的品质。
(四)家校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在过去,大多数的家长将学生交给学校就放手不管了,认为学生的教育工作就是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加美好和完善的教育工程。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对其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小学生心理特征不同,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将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这也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因素。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保证家长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继而在家中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主要作用是为家长提供育儿帮助,并且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家校联合,合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彻底消除心理障碍,反思自身优缺点,树立良好的是非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真正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敏玲.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
[2]?兰海娣.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