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今年的特殊时期,为了响应国家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个学科都在进行线上教学,老师们都成为了“主播”,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和兴起,微课就是其中一种。微课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有着明显的网络化特征,更加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把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的形式,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微课教学;我见;
一、在英语教学中微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往往效果不佳。随着微课模式的到来,教师可将英语单词形象化,使英语单词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同时微课具备短、小、精的特点,里面有重点单词的讲解,学生还可反复播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单词。
(二)微课可帮助学生获得英语应试技巧。虽然现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不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必要的应试技巧教学还是应该有的。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把常见的题型和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题型、解答技巧录制下来,让学生观看学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行学习,微课里可以出现一些克服考试紧张心理的方法等,让学生在考试中做到不紧张,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
(三)微课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法。英语的语法很重要,在进行日常口语表达和写作时都需要用到语法。平常,学生学习语法时,往往感到难度较大。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重点讲解知识点,分解和归类语法,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做笔记,如果没有及时做笔记,就会漏掉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微课的形式,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多观看几次视频,也可以来回重复播放,这样学生吸收知识的完全度就会提高,也能进行高质量的语法学习。
二、微课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教师应创立英语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模式是目前最高效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微课的内容一定要和教材相符合,不可脱离教材内容或者出现偏差,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
要提供良好的英语情境,确保学生容易接受更感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以教材为例,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微课视频的制作,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都对所学习的资料都进行搜集和整理,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英语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录制英语课文的情境视频,让学生扮演里面的人物,全程用英语进行对话练习。这样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英语的教学情境就会显得非常真实,学生也能更好地投入到情境学习中。我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7It’sraining!时,录制的微课视频:我是天气预报员,深受学生喜欢,成为本节课亮点,利用真实的情境,学生的语言才能得到实际的运用。
(二)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激发和培养,要让他们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课的学习比较自由,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一点正好符合学生的要求,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所以,教师上传课程教学视频,要让学生利用这些视频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师可以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习起来也轻松,学习效果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三)归纳总结,分析试题。当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微课里面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和学生一起探讨试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通过把微课中的经典题型进行分析,掌握英语习题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进行对比和总结。把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都归类,把相似或者容易混淆的题型都要做好分析和对比,面对这类题型要不断深入和研究。只有学生不断归纳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在以后的英语试题中也能运用自如,考出好的成绩。微课在初中英语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英语教师对微课的研究力度和运用力度,还应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真正运用到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教师还要将微课具有的教学功能完全挖掘出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优化。
最后,我强调凡事都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方可达到最佳的效果。微课制作亦是如此,过于花哨,对教学而言有害而无利,教师应该看到这一点,在制作微课时合理使用其中较为有趣的元素,防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被其他内容吸引,忽视了英语内容的学习。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技术,将其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大有裨益,但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中,切实存在一些问题,英语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践,找出自己的问题,并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1]微课在基础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中的建设及应用[J]. 王暖.??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S1)
?[2]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之我见[J]. 李少莹.??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