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对话中语篇连贯的办法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期   作者:王静
[导读]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英语会话中缺乏语篇的连贯和衔接会导致语义含混甚至交际失败,因而外语学习者有必须研究衔接连贯手段,使交际能够流利顺畅地进行。本文将从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即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达到连贯的目的。这些词汇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从而构成语篇会话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保证会话或语义取得统一,衔接语篇。英语会话中经常使用这些方法,现举例如下:
        (1)He bought some bread, milk and oranges. The oranges are to make a dessert.(关键词的重复。他买了一些面包、牛奶和桔子。桔子用来作甜点。)
        (2)He knew that this was a good way of bringing the violent, refractory Sunfu to heel.( 泛指词的运用。他知道用这法门可以折服那刚愎狠辣的吴荪福。)
        (3)I took leave, and turned to the as? I cent of the peak. The climb is perfectly easy.( 词的相似性。我离开了,返身去攀登山峰,攀登轻松极了。
二、音韵衔接
 音韵在语篇中的衔接机制是最普遍且非常重要的。英语的音韵包括话语语流中的语调和韵律特征。一般说来口语中用升调表示疑问抑或否定,用降调表示肯定,用重音强调某一特定的语意,用音的高低长短变化使会话语篇的主次分明等等。下例中A用的语调不同,导致B作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
         (1)A:I can’t make bread.?坨(用降调,陈述事实。)
         B:Let me make it.?坨(作出回答,让自己试试。)
         (2)A:I can’t make bread.?坭(用升调,表疑问或愤怒。)
        B:Ok, Let me see.?坭(用升调,表挑衅,那我就拭目以待。)
        (3)A:I can’t make bread.ˇ?坨(用降升调,暗示他尽管不会做面包,但会做蛋糕。)
         B:Cakes are also my favorite.?坨(用降调,表示吃蛋糕也行啊。)
         另外,语调也可表示说话者的感情如激动、高兴、悲伤。使用降调陈述事实,下达命令,而升调表示礼貌、鼓励、请求等。可见语调在交际中起到意义连贯作用。如:
Susan: Do you like this coat??坭(升调,表疑问)
Mike: I think so. ˇ ?坨?坭(降升调。迈克暗示他对此外套有怀疑,委婉地表达他不喜欢。)
         重音的位置也影响语义。随着句子重音的移动,话语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现在我们来分析That is wonderful 这句话。
         (1)That is′wonderful !(说话人的确相信太妙了。)
         (2)′That is wonderful . (说话者颇有几分怀疑。

)
         (3)Thatˊis wonderful . (说话者流露出惊喜之情。)
        正确理解口语中的语调和重音及在口语中善于使用语调和重音有助于口语交际中的语义衔接与连贯。
        三、副语言特征的运用
        副语言特征包括面部表情、音质、身体动作、非言语声音,因此又称体态语(Body Language)。口语交际中这些副语言特征可起语言连贯作用。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表情、手势和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人传递着信息。
         (1)A: Welcome to our school.(微笑地伸出手表示欢迎)
         B:Thank you.(自然流露出感谢。)
         (2)A:(皱眉头表示不悦。)
         B:May I help you?(说话者马上表示关心。)
         (3)A:(与会者身子往椅子上一靠,表示厌烦。)
         B:We"ll end in a minute.(主持会议者马上表示会快结束了。
四、 话语标记
        话语标记是指在口语中反复出现的修饰语,如oh, now, and, well, but, or, so, because, you know, I mean等。从语法的角度看,这些修饰语本身没有多少语义,与句子也无多大关联,但是,掌握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如引起注意、提起话题、发展话题、维持交谈以及如何应对等,是口语交际语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们具有语篇功能,对谈话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我们的言谈自然并合乎语境。在话语标记的领域里存在着两大派别:以Schiffrin, Redaker为首的连贯派和以Blakmore, Jaker为首的相关派。两派对交际的认识虽不同,但却认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起着辅助作用。
        Schiffrin提出11个话语标记:关联词 and, so, because, but, or;语助词:oh, well; 副词(小品词):now, well; 词汇化标语you know, I mean等。每个话语标记都是有多种功能,并且每一种含义可以由不止一种话语标记来表达。
        现在对话语标记语and进行分析,窥见话语标记语在语篇会语中的作用。
        Schiffrin认为and在谈话中充当了两种角色:并列意义单位和帮助讲话人继续话语。“前者是构建语篇的结构性手段,也即起连词的作用,后者是具有语用效果的话语持继性标志”。可见看似简单的and却有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和功能。
        (1)结构层面。在谈到的第一个作用,即并列意义单位时,Schiffrin就其收集的语料研究表明,在构建话语局部意义结构上,and是最频繁使用的一种连接模式。
        (2)词义层面。从语义上看,and所表示的关系并非简单,在不同的上下文之中and可表明话语中句子之间不同潜在的逻辑语义关系,指出讲话人是在什么意义上将相邻的语句联系起来,因而起着不同的作用。
        (3)交互层面。and作为拖延手段(delaying device),能够帮助说话者保持话轮。自然生成的话语并不像书面语那样完整,连续及合乎语法。它含有许多看似多余甚至无意义的词或句子。它们在话语生成中体现了其独特的作用,“这些填充词如er, erm等是一种有用的拖延手段,它们能帮助我们继续保持话轮(floor),并在此期间酝酿自己向下要说的话。”在日常会话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大量的and充当着一种拖延手段。?
        现代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话语标记词和理解言语情景,以达到成功的交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