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从目前学校教学现状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存在的四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培养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我认为培养小学课堂注意力应从把握学生注意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思考、关注学生情感、开展小组讨论、巧妙运用双眼、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培养课堂注意力。
关键词:培养、注意力、激发、关注、运用、反馈
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极容易被一些新鲜刺激所吸引。这时期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不够完善,需要培养。从目前学校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教学结构单一。系统论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任何事物越是有序, 其效能越高。而我们有些教师无视教材的区别,也不看学生的差异,只有“万能”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结构。在信息传递上还未突破单一的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模式;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没有把握好两者的统一。这样又怎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一以贯之的注意呢?
二是教学方法陈旧。现在教师虽不是依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负载者和传送者的作用,而学生则仅仅起了一个接受器和记忆器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教学设计缺少趣味,都不能吸引学生,不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三是不注意信息的反馈。根据德乌兹等人提出的反应选择理论来看,学生对老师输入的信息进行意义分析后,根据外界刺激的重要性来选择反应,对之做出反映的事物,即为受到注意的对象。反之,则为未受到注意的对象。而有些教师上课只顾自己讲,丝毫不留意学生对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不能根据学生的注意动向随时调正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方法,以适应学生听课之需,这样势必造成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越是分散的恶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容易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影响教学效果。
四是大量地重复地无目的地布置作业,使学生精神疲劳,学而生厌,学生的注意力当然集中不起来了。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注意信息反馈,作业布置不适当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效益低的症结所在。因此“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加突出了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实践意义。
那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培养小学生课堂注意力,让我们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呢?
一、上好每一节课,把握学生注意力。
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一定对象,并使认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集中在该对象上,而抑制与此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的集中性的特点。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真正宽松自由的表达环境。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巧设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时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补充生动、新鲜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倾听、乐意倾听,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大家都能自由表达的群言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这样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
四、关注学生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营造学生的情感、人格体验的氛围,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和谐。注重情感的交流,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入新知识、设问、巩固练习、作业指导等方面,都注意考虑到好、中、差,让尖子学生能吃饱,后进生能跟上。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相互配合,产生教育教学的最佳效益。
五、开展小组讨论,增强群体的注意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学习水平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然后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有时还可以穿插一些有益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集体的刺激和督促下,听课的注意力增强了。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注意力培养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也是有方法可循的。通过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也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六、巧妙运用双眼。
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尤其重要的第一步。因为我们都发现与他们交谈时,大部分学生的眼睛不看你,你的眼神无法和他们交流,致使你说什么做什么,他看也不看,理也不理,一味地玩自己的。然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会伴随着眼神的流露,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所以,我通过培养学生学会用“眼睛说话”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注意力。我们都知道,自信心强,胆量大的学生敢于用眼睛和老师交流;胆怯或做错了事的学生,总会逃避老师的眼神。在这方面,我在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就开始培养。我站在讲台上,让学生看我,并要求他们的眼睛朝我转,然后,我走到课室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求看到他们的眼神。刚开始,总会出现小部分学生不听你的指挥,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把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和我一起做示范,然后再请那些眼睛到处去“旅行”的学生一起练习,进行一遍又一遍的严格训练。在课堂上,立下了原则:学生不看我,我不讲课;学生不看书,我不让他们读课文;学生不看黑板,我不写字,不出示图画。学生插嘴的,讲悄悄话的,我用眼神示意,并对他们说:“你们的眼睛会说话,不信,你们用眼睛看我,我就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想说什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他们能分辨出老师的不同眼神:有赞许的、发愁的、生气的等等。师生间有了一种默契,学生学会了用眼神和老师进行交流,课堂纪律也好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了。
七、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留心学生听课的信息反馈,如留心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尤其是看眼神,了解自己的讲解能否被学生接受,是否能被学生接受。
只有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到课堂中来,才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成为知识的驾御者。
参考文献:
1.张厚军.浅谈教室环境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8(03)
2.吕肖东,张涛.注意力管理与企业行为[J].科学与管理.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