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期   作者:俞东霞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中,美术学科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美术学科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环境对社会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素养。但是现阶段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美术教学,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严重缺乏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将乡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融合,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美术 乡土文化 整合
        把地域文化有选择地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还可以使美术课具有浓厚的家乡气息,让美术课堂教学生机盎然。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做出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意义
        学生虽然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他们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并不多。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少,很多学生都是两点一线的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奔走,对于社会的认知就很少,所以教师应该将乡土文化融入到初中美术的教学中。首先,将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乡土文化融入到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解乡土文化的历史,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开始欣赏乡土文化,而且这种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课堂设计,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让美术教学更加顺利的开展。其次,乡土文化的引入,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丰富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利用乡土文化教学,还能让学生既能学习到美术知识,又能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在教学中引入乡土文化,还能实现家乡文化的传承,展现美术教育的地方特色。而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美术教学也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要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明确开展乡土文化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情感,所以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合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乡土文化加强学生课前预习
        乡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就源于学生的生活中,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并不重视,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很少,所以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扩宽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渠道,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乡土文化充分的融入到初中生的美术课堂中。在美术课前,教师可以根据下节课要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以乡土文化为基础,将学习的知识与乡土文化结合,帮助学生实现高效预习。在上课前,学生可以依靠网络、实践等等方式,更多的了解乡土文化,找到身边乡土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美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预习能力,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生活中的纹样》教学中,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寻找一下生活中家具、餐具等等物品的纹样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让学生探索在当地有哪些独具特色的纹样。教师在让学生预习后,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乡土文化,了解到平时并不注意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二)利用家乡资源创建教学情景
        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教学时,应该尽量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文化资源,为学生创建学习的情景,创建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乡独特的文化,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收集家乡的美术素材,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家乡中的美术元素,让学生发现家乡中的美。例如,在《迎新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当地在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给学生加以补充,利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家乡新年习俗,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手工艺品,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当地在迎新年时的情节,给学生创建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提升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家乡中的传统文化。
(三)在美术实践中融入乡土文化
        教师不能仅仅在对学生课堂教学时融入乡土文化,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将乡土文化融入进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美术实践中融入乡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当地不同的文化,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例如,在《巧用身边的材料》教学中,这节课可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物品,在学生作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身边的材料试着用手创作一下这个物品。利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印象,还能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事物的了解,让学生更了解身边的生活,更了解家乡的独特之处,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总结:
        乡土文化具有较为重要的开发意义,在初中生的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在应用乡土文化教学时,应该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不一样的魅力,让初中美术课堂更加丰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海燕.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有效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8,(3):39.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18.03.027.
[2]殷珠国.乡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交流,2017,(6):111-112.
[3]葛连英.乡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5):93-95,99. DOI:10.3969/j.issn.1673-4564.2016.05.030.
[4]乡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5):93-95.
[5]葛连英.乡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学整合渗透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1,(012):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