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多的音乐教师更加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主题式”,结合教学实际完成教学任务。主题式课后作业的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要考虑主题式教学法的积极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完成音乐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生活主题式、情感主题式、教育主题式等方面论述了主题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后作业中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音乐;主题式;课后作业;应用
引言
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各个阶段和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发挥了无可厚非的辅助作用。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教师就要合理借助主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后作业中以“主题式”为依据展开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音乐课程学习的趣味性。[1]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音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得到放松,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加努力地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一、设置生活性主题,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生活感悟能力
主题式教学活动要以教学目标作为重要参考,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主题教学的选择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感受音乐课程的魅力。音乐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课后作业主要是以练习发音方法和领悟音乐内涵为主。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加强与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学习完初中音乐“春游”一课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歌曲的吟唱和欣赏后,在课后作业中也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和经历中感受“春游”的欢快愉悦。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一起进行春游活动,在春游中观赏春天美丽的景色,感受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地景象。在学生展开春游交流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课堂上学习的音乐歌曲“春游”,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重新回顾整首歌的作曲和旋律。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增强音乐课程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欣赏美妙地歌曲中感受生活带来的惊喜。进一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课程的魅力,提高对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置情感式主题,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性的艺术,在音乐欣赏地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丑”以及什么是“恶”。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有很多歌曲或是表达对大自然和自然的赞美与热爱,或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给予学生更浓厚的熏陶。
比如,在欣赏完初中音乐“洞庭鱼米乡”这首歌曲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对热爱家乡和自然的情感,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注重情感式主题地运用。这首歌曲总的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辽阔高亢的慢板山歌,仿佛在眺望百里洞庭的全貌,开阔优美,富于诗意。第二段是流动活跃的中板号子,好像置身于捕鱼船队之中,朝气蓬勃,富于生活气息。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山歌。歌声渐渐隐去,既描绘了白帆远影的湖山景色,又抒发了湖区人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在作业设置中,教师要让学生分段进行聆听,在聆听完每一段之后进行想象联想,在歌曲的旋律中感受大自然无穷地奥妙。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在多次欣赏歌曲之后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更加透彻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无穷力量,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
三、采用教育性主题,突出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
在初中阶段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把音乐教学目标和普通教育目标练习起来。音乐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教育”。因此,在音乐课后作业中,教师要采用教育式主题,全面突出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学习初中音乐“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课时,教师要联系歌曲主题展开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欣赏整首歌曲,以歌曲名为参考写出自己的听识感受。同时,用“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在歌曲高调激昂的旋律中,学生就会反思其中蕴含的情感,思考女子要怎样努力奋进与男子相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感受歌曲带来的教育性,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道理。[2]
四、结束语
主题式教学法是音乐课堂中必要的教学手法,能全面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考虑教学实际融合主题式教学法,在课后作业中体现主题式教学的积极意义。进而有效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活动的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郁青.寻找主题活动与音乐教育的结合点[D].幼儿教育,2007(04).
[2]宋青.将音乐教育整合到主题活动中[0].幼儿教育,2007(07).作者通联方式:浙江省宁波外事学校,浙江宁波31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