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学生开始学习最初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为他们未来十多年的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们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也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并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努力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处于主导地位的依旧是老师,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创建出真正的高效课堂。老师们不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的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有效性低等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学习。老师们必须要贯彻以学生为主导的思想理念,采取有效策略努力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当前社会很多老师仍然贯彻“严师”的形象,无法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做不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因此很多学生不敢与老师真心的进行交流,老师也无法真正理解学生,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敢与老师交流,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做不到认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学生缺乏兴趣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同时也会影响老师讲课的热情,教学效率也因此受到影响。
1.3缺乏合理性的教学内容
小学是学生为未来十多年的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可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然而,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重视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方面的培养。
2 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2.1 设立情境课堂来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面对课堂学习氛围不好的情况,老师可以通过情境课堂的设立来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旧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老师进行说教为主,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老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通过情景课堂的设立来将课堂情景化,使学生在情景化课堂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分析,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老师在讲解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将几何图形与生活中某些场景相联系,如分析X轴Y轴Z轴的位置时,可以将教室一角比作轴中心点,以此来辅助学生解决几何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
2.2作为小学老师应该多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很重要的,只有让孩子爱上学习数学,才会让他们拥有数学思维能力。如果只是依照传统上课模式,学生在课上单纯地听老师说,而脑子没有进行思考。这样的教课方式是很呆板的。即使学生会做题,也只是单纯地做题。而且学生不会进行思考,做的题正确率也不会高。所以老师应该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孩子能够独立的思考数学问题。不过值得强调的是,数学教学不能是老师带领孩子看书,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在真正地带领孩子走进书里,让孩子领悟书中的奥秘,真正学会思考。
2.3进行兴趣教学
兴趣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老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也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小学的学生们还是对各种事物都十分好奇的,爱玩,好动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很强。老师可以在这个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努力进行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训,让学生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丰富,有趣味的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可以通过在活动实践中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4分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们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方式,通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所有人都在进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3 结语:
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们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从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2]陈美清.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任捷.试论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隐含条件的应用[J].学周刊.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