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培养实操型、学习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技工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扩展学生就业渠道。本文以智能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和实训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我国技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在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的前提下,培养实操型、学习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我校智能工程类专业目前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人才模式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滞后,而智能制造类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快,现有的专业课程内容无法满足企业需要。针对这个问题,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和实训教学、考核方式等五个方向进行探讨。
一、分类确立教学目标
当前,学校智能工程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散漫;学生学习自主性差,缺乏斗志;学生毕业后只能拿到中专毕业证,而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或者进校前是高中学历的好工作,只能望洋兴叹;师资结构不够优化,课程内容与实践相脱离。智能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操动手能力,但上述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前途。
因此,先选拔部分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来提升学历,让他们在学生群体中起到先进带着作用。与此同时,学生的自考科目通过率也作为师资优化的考核点。
二、改革教学内容
(一)结合智能工程类相关专业课程特点,由教研室选择和编写本专业的教材,逐步采用校本教材。因为现有的教材知识滞后,不能及时反映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不利于我校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针对自考课程采用相关的自考教材,授课采用网络公开课教学形式,线下面授答疑。网络教学能有效的解决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一一呈现,不用在板书上下功夫,也不用再反复擦黑板;另一方面,学生上课时间灵活,并且可以反复学习。
(三)实训内容与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项目对接,优化实训课题,提升教学质量。世界技能大赛起源于1946年,西班牙为解决国内技术工人大量短缺,时任西班牙青年组织总干事何塞·安东尼奥·埃尔拉·奥拉索萌生了以职业技能竞赛吸引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想法。在他的授意下,时任西班牙最大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的弗朗西斯科·阿尔伯特·维达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将这一想法变为了现实。阿尔伯特·维达提出通过组织这项特别的行动来激发年轻人学习技能的激情,并使得他们的父母、老师和雇主相信,良好的技能训练也可以为年轻人带来光明的未来。在他的带领下,西班牙于1947年进行了第1次尝试——在国内成功举办了第1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共有约4000名学徒参与其中。到2020年,世界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45届,对学生和企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赛的初忠也早已实现。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生的理论知识普遍不足,对抽象的内容往往难以掌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和就业目标难以达成。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理论与生活实例关联,提升专业兴趣。
智能控制类专业课知识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知识表现成直观,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兴趣的提升。例如,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可以引入小区二次供水系统,配合动画案例来讲解PID控制。这样学生知道学有所用,从而对专业产生认同感。
(二)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让理论知识更实用。
教师应多参加技能大赛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提升其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全面理解教材,以学生为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来攻克教学难点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来复习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适当将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加深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专业课程资源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内容。
教研教改的目标是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而资源包建设是教研教改的汇聚点。资源包要包括专业公开课、实训单元讲解、微课、动画演示、软件使用介绍、关键技术操作、技术手册等内容。资源包要每一学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四年后专业校本培训教材要出版,并且两年一更新。这样才能让专业跟上时代发展和企业需求,学生才能更好地就业。
(四)在网上开设自考公开课的计算机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考试不但能让学生提升学历和增加就业砝码,而且通过社会考试能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更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改革实验和实训教学
理论课中的实验,很多都是基础实验或验证型试验。实验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限。例如,实验提前设好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电路,甚至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都详细列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实验缺少兴趣,不动脑思考,丧失预习和复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多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例如,在学习KCL定律时,可让学生在实验中多接几条支路,测出各支路电路,得出KCL公式,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授内容。
实训中的课题,内容滞后,很多老式的设备或工具都已淘汰。以电工工艺为例,教学时交流接触器还是老式的型号,而在就业实操考核时遇到新型的器件,部分学生就会手足无措。基于此,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训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投入力度,引入企业专家考核。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对实训教学的了解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能提升对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认可度。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能让企业发现人才,找到校企合作点,促进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改革学生考核方式
成绩不能局限于理论成绩,而应该提高学生取得平时成绩的积极性,以免考前突击,这样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教学标准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鼓励学生的专业素养多元化发展,例如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或专业社团活动。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获,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总之,智能控制类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较强的课程,教师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学生自学考试的引入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与学的资源配置,提高课程授课质量,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今后就业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淑琼.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3):68-102.
[2]陈秀华.高职《电工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7):43-45.
[3]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