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李静
[导读] 新课标背景下,各科都在积极的尝试教学改革,以求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优化教学方式,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李静  阜康市九运街镇中学   新疆   阜康市   831500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各科都在积极的尝试教学改革,以求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优化教学方式,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构建中融入创新型元素,切实性的提高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分层教学;丰富多样       
    一、创新教学理念,强化教师教学水准       
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中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相对应的理论课知识,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其体育能力,促使其的全方位发展。对此,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创新教学理念,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立足于课程标准,设计出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帮助其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包括但不限于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比赛形式。具体来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展开体育教学活动,在之中教师扮演裁判的角色,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以及相关的动作指导。如此一来,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能够通过趣味性比赛的引入强化教学成效,切实性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不断的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作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培训会之中,学习新技能以及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勇于尝试新型的教学理念,进而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每堂课上完之后反思自己的不足,就学生们所提出来的问题积极应对,并探寻出解决措施,以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活动性互动       
自主合作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这里所提到的自主,便是指让学生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展开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以及示范了的某一动作技巧时,让学生们借助于观察以及思考,在自己的记者的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动作概念,然后加以学习与模仿;而合作,便是指在体育运动训练时,教师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讨论与合作练习,以互帮互助的形式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达到教与学的互动效果。在展开实际的体育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要关系便是“教”与“学”,而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必须促使二者进行活动性的互动,以便于相互作用共同进步。从这一方面而言,作为其中“教”的代表,教师在展开实际的课堂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在前滚翻教学时,教师可先依据课堂要求进行完整动作的示范,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观察,当学生在自身脑海中形成了相关概念时,让其尝试模仿练习。在学生们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同的问题,如在做前滚翻动作的时候,人身体怎会弯曲呢?头顶为什么会感觉到疼痛呢等等。当学生们提出疑问时,教师便可以再次进行示范,边示范边向学生们讲解动作要领以及重点所在,并教会他们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如此,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提问——教师引导的模式便构建而成了,在这一高质量的互动下,学生们的积极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三、应用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性存在的,这些差异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家庭背景、身体素质、学习兴趣等等,因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可恰当引入分层教学法,一句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比如,在球类教学中,班里男生大多偏爱篮球,而女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烈,甚至有些排斥。对此,体育教师便可让学生按照自身条件选择球类运动,如男生进行篮球运动,而女生则展开羽毛球运动等。而在制定训练任务时也需要有所差别,如此,兼顾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才能够在整体上提升班级教学成效。
四、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便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以情景教学的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比如,在讲述跳远技巧时,教师便可以先向学生们介绍小青蛙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们模仿青蛙动作进行跳远。教师也可以在场地里设置障碍,例如体操垫等等。让学生们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跳远动作的练习。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对跳远运动有了更熟练的掌握。       
    五、结语
体育学习对于学生的体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展开体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强化其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84       
[2]李勇彬.创新角度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完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78+80       
[3]闫立琴.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