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大院校不断深入改革进程,传统高职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要求,此时此刻社会不光需要高、精、尖行业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具备工匠精神必定在将来拥有更好的就业与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便成为吾等教育者认真研究的课题,首先想要学生具备工匠精神,那必将把工匠精神融入实际教学中。笔者作为高职校体育老师,本文便以高职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与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研究、工匠精神、高职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摇篮,近些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迅速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需求发生了改变,对技术性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匠精神作为近几年的热点持续被人们所关注着。工匠精神整体来说就是职业品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的体现。工匠精神基本内涵都包括创新、专注、精益、敬业等方面,在体育教育方面也有共通点,体育精神中需要热爱自己的体育事业(敬业),不断打破纪录(创新),做好每一个动作(精益),心无旁骛(专注)。所以把工匠精神与体育精神结合在一起,一定会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以下进行全面分析论述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与融合办法。
一、高职体育与工匠精神概述
(一)、工匠精神概述
体育教育融合工匠精神之前首先要清晰认识到工匠精神是什么,工匠精神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虽然近几年工匠精神广受热议,但是学术界似乎对工匠精神并未有非常明确的定义,通过查阅得出结论,工匠精神归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内,具备工匠精神的人行为表现与价值取向都是从业人员需要争先学习的。工匠精神与人生观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与精神理想。
(二)、高职体育教师现状
调研得知: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了解工匠精神的不足百分之五十,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更是少之又少,不足百分之五。据了解,大多教师担心高职学生不会配合教育,所以将是应当加强理论学习,从理论关联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更改,直到适合时代发展人才需求,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以后创业,入职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学生现状
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学生对高职体育教育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初步调查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所了解,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学生是由专业课或者思政课中了解到工匠精神。并且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在学生未来生活工作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此说明学生心智已经趋于成熟,对未来有一定规划,高职体育在学生眼中已经不仅仅是考试学科更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健心智。但还是有将近半数的学生是为了学分应付体育教育,这说明体育教育改革力度还不够,还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职业体能对未来工作起到怎样的作用。这需要高职院校、教师通力合作尽早使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更早引起对身体健康的注意。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渗透工匠精神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这里需要两个群体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一个是教育者,高职体育教师。另外一个就是受教育者,高职学生。首要目的就是让他们全面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使工匠精神的到潜移默化的渗透。当下除了体育生高职院校学生每周都有两节体育课,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在选择项目上面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但事与愿违,有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形式化的现象,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存在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体育教育这门课程设置成考试课,每学期两个学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考试科目呈现出单一的趋势,以篮球为例,由于每个学生的篮球素养参差不齐,男女之前的差距更是相差悬殊,所以学校在考试时所选择的科目一般都以最简单的投篮为主,其难度较低,学生适当练习便可以掌握,对有一定篮球基础的男同学来说更是简单,但这个考试并不能从根本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别说在教育中起到融入匠人精神的目的。高职体育教师了解工匠精神的人数并不多,而且就在这很少的教师中,真正认识到工匠精神与体育课程有联系的教师更少。就算认识到了但由于教学实践有限,学生综合素质不同等原因,只好放弃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想法,教师还停留在只在乎考试成绩的传统教育理念中[1]。教师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观念,许多学生在受体育教育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对于学生个人真正的意义,被动受教,考试合格就可以了。
例:可以请毕业后的学生来学校中对其师弟师妹们进行实际讲解,在工作中遇见的问题,由于学习到工匠精神为职业带来哪些好处,跟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二)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工匠精神
笔者作为高职体育教育者也在反思,体育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吗,还是说为了掌握一门体育技能。考试与技能掌握自然是很重要的,但者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高职体育教学还应当帮主学生清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体育内涵与精神。工匠精神与体育精神追求的结果都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在追求极致的路上不停努力。具备体育精神的人来说在于打破一个又一个的记录,而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对产品、对事业、对工作精益求精,做到完美,做到最好。两种精神之间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明确教学目标,使工匠精神合理有效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例:以锻炼的重要性进行为学生进行讲解,并把所有体育项目设定学分,让学生们进行自我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每个项目都有学分规定挑选数量。
(三)工匠精神扎根与体育项目中
高职体育教学应当是多元化的,满足学生竞赛、娱乐、健身等需求,使学生职业体能得到积极发展,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做准备。同时对体育技能也应当科学系统的进行学习,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学生所树立的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更为出色的工匠精神。当然想要工匠精神全方位的融入体育教学中来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把工匠精神扎根入每一个体育项目中,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作为学生频繁接触的内容,也是必考的内容,更需要广大师生引起重视。在课堂上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基础技巧需要学生进行不断尝试,不停锻炼,不轻言放弃,寻找训练时的不足,加以改正,以至于达到最有效果,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已经具备一定工匠精神,把一件事情反复做,做到最好做到最佳[2]。
例: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可以在校园定期举办活动、比赛,获胜者可以发放相应奖励,积极比赛可以积极促使学生们积极锻炼,以达到锻炼身体、磨砺心志的作用。
三、总结
体育教学与工匠精神完美结合,不仅可以锻炼出学生坚定的意志,强健的体魄,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不是做不好而是做的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体育项目也是一样的,不光是体育项目什么事情长时间去做都会给予回报。首先需要选择,在体育项目中也需要进行选择,选择出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不断锻炼,成果自然会显现出来。体育教育事业结合工匠精神为高职学生带来的效果时显而易见的,但实际教育方式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全方位的完善,直到适合高职学生学习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完善的教育体验。
参考文献
高毅.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6):30-31.
周书华. 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