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型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邹存艳
[导读] 中职院校与普通学校不同,其以专业技术教学为重点,目的是向高校输送技术性学生,为各个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摘要:中职院校与普通学校不同,其以专业技术教学为重点,目的是向高校输送技术性学生,为各个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章以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电工基础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应用型教学;动手能力
引言: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以操作为基础的课程,对学生操作能力与理论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应用型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电工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本文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进行分析。
1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中职学生存在文化差异大,理解能力弱的问题。在基础电工知识学习中,面对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会感到非常厌烦,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怎样学习知识的情况。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快速解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不要一味的灌输课本知识,采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传统教学中,为了维护课堂教学的纪律,教师会掌控整个课堂,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更好的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奠定基础。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学习《电路的基本定律》时,采用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成不同的小组,每四个人为一组,分别担任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总结、代表发言的任务。分组结束后,则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内容,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电阻测量及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测定的实验[1]。在学生实验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第一,在试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第二,可能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则进行自主操作,了解直流电流工作过程,学会测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可以使其掌握电阻定律与欧姆定律的基础概念,能够为接下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提供保障。电工基础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实验内容,为学生组织各种类型的实验活动,使学生积累实验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整合教材内容,提高应用意识
        电工基础课程,是理论实践结合的必修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电气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分析计算、基本实验操作能力[2]。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对教材内容适当的调整,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增加一些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该课程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每个模块知识特点,进行教学整合,将有关联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统一教学,辅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网络,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如直流电路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简单的照明电路安装部分内容与之结合,让学生利用直流电路内容安装一个照明电路。通过两个模块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应用方法。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学习内容,提高课本知识学习效率,为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做好铺垫,实现学生能力培养。
3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小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该方法在基础电工课程中应用,可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3]。利用该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布置有挑战性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发挥学习优势,利用基础知识对学习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完成项目思路,并付诸行动。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会得到提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例如,学习《电动机》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电动机”的项目任务,每个六个人为一组,将电动机制作原理与方法以书面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学生前期已经学习过电流、电压以及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等基础知识,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也有明确的认识。在完成这个项目任务的时候,只需要利用一些器材进行组装设计即可。小组学生的设计与组装的过程中,是对基础电工知识巩固过程,也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过程。通过项目教学的应用,提高学生基础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基础电工教学中,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展示出该课程的特点。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双重作用下,学生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同,在学习中展示的能力与素质也就不同。个性化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分层教学法为例,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高、中、低,然后根据学生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4]。如低层次的学生,进行简单知识教学,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能力,掌握技能;高层次的学生,则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进行探究;中等层次的学生则是设计探究性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个性化教学,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学习感受,以此提高基础电工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基础电工课程教学中,通过课本知识整合、实验教学、项目教学、个性化加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方法。应用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改变传统应试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促使该专业课程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蕊.浅谈中职院校《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风,2020(07):86.
[2]杨媛东.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维修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1):221.
[3]钟素娟.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职业,2019(29):60-61.
[4]刘国云.中职电工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初探——以伏安法测电阻为例[J].电子世界,2019(18):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