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李根香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李根香
[导读] 历史这门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成为了重要的一项内容。
        摘要:历史这门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成为了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课程教育改革标准出发,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让学生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形成热爱中华文化、对历史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初中历史学习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能够展现出较强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历史教学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初中爱国主义教育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树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受到相应的推动。所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要契机,能够使得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使得教学中的思想更加正确和合理。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意义;策略分析

        前言: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重要的支柱和情感纽带。但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很多初中历史教学并不能合理的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往往关注在学生知识理解、概念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获得高分。然而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合理的渗透到课堂之中。教师并没有把握这个重要的机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难以让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不能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所以,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为出发点,分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中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要引领,能够让学生对初中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学生在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下,并不能透彻的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全方面分析。这难以保证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合理和详细。所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第二,在爱国主义教育之中,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学生能够转变迷茫的发展状态,洗涤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坚定爱国信念,形成弘扬爱国的精神品质。第三,爱国主义教育符合当前的课程教育改革要求,也能够更好地引领素质教育的发展。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角度论述,能够让学生跟随素质教育的要求步伐,形成属于自己的良好爱国主义学习空间和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和鼓励,能够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贯穿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关注文明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国历史创造出很多的历史文明成就,教师就应该把握这些文明成就,以此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核心。可以通过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把优秀的历史文化知识以相应的成就展现为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物质文化学习内容。这也会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相应的提升。学生在观察这些文明成就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也会积极投身于历史文化研究之中。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比如,针对“灿烂的青铜文明”学习内容,主要要求学生从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出发,对其进行多个角度的分析。同时,课程之中还应该关注青铜器的高潮工艺。青铜器制造业在夏、商、周文明中成为了核心的代表。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程内容,就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文明成就。比如,为学生展现“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发现的司母戊鼎”,以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学生展现图片和相应学习资料。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认同感。之后,教师步入正式授课阶段,为学生阐述青铜器的产生背景和运用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夏、商、周时期人们的智慧和文明成就出发[1]。在感受这些文明成就力量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的民族自豪感,由此而形成爱国主义精神。
(二)运用名人事迹,提升思想品德
很多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往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学生接受书本中的知识,记住历史人物和事件便可。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因此,历史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品德教育培养为基础,能够让学生在接受历史事实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爱国主义情感。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学目标。通过名人事迹的展现,能够带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针对《红军不怕远征难》课程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损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红军为了突破反动派的包围进行了长征。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个事件的原因和过程,并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展现学习资料。之后,通过合理的时间进行课程的总结。教师把红军长征过程中存在的故事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这些爱国人士的相应情怀和历史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红军远征途中发生了很多艰难险阻,但是他们时刻肩负着历史使命,为了民族而时刻坚持和奋斗[2]。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教育氛围下,形成正确的认识,也由此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通过名人事迹的有效反映,能够直击学生的内心,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意识,也能够在掌握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质。
(三)借助影像资料,激发爱国意识
在现代教学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教育技术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教师能够以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音频、影音发挥应有的优势,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针对那些具有独立性较强的历史事件,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展现和教师的讲述,难以让学生拥有深刻的记忆。所以,教师就可以发挥影像资料的作用,把教学内容合理地呈现出来。影像资料和教材内容进行密切结合,让学生在直观的看到历史事件的情况下,涌现出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可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有所掌握。
教师针对《辛亥革命》课程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合理运用课下时间搜寻相应的影像资料。比如,2011年上映的电影《辛亥革命》。电影之中的材料内容符合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就可以运用合适的时间,为学生播放电影中的某一片段。然后,围绕课程进行详细讲解。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向学生总结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联系影像资料,加深对辛亥革命课程的认识,也随之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教师能够以材料内容适当的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对历史课堂进行重点构建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意识。这样,能够在接近中国历史文化的境遇下,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合理培养。
(四)组织教育活动,关注爱国教育事件
历史是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展现,而且时刻定格在地质画卷中。这展现出了历史人物对国家所形成的贡献,也能够让历史事件深深地融入在人们的内心中。所以,开展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进行课堂的表达,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合理培养。在通过有效的驱动之下,能够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产生微妙的认可。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重要实施关键点,让学生能够坚定自己的爱国信念,拥有坚实的精神支柱。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从历史角度出发,立足学生的发展角度,可以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从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着手,让学生把握事件的本质,识别社会现实。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下,认真学习历史课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历史数据收集[4]。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外收集内容开展竞赛平台构建。学生在历史知识竞争中,能够深入历史人物,走进历史事件,对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合理确立。这样,通过合理化的爱国主义活动开展,学生能够把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进行结合,这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记忆效率。让学生把爱国主义事件牢记于心中。
(五)紧紧围绕宏观教育理念
        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进行相应的探索。比如,面对《祖国统一》的课程学习之中,教师向学生展现我国的土地面积以及各种自然资源,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爱国主义之情。面对古代历史文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通过先进的思想或人物特征,让学生形成不同的历史学习体验。除了通过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还可以从学生个性特点和思想教育着手,能够让学生形成纯洁的心灵和优秀的品质。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研究历史内容,明确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渗透精神内涵。这样,从宏观教育指导理念出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灿烂光辉,了解其中的重要意义。在保证自身智慧和情操获得双向发展的情况下,坚定自己的爱国信念。所以,释放宏观教育理念优势,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浓厚的生机色彩。
结论:总的来说,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合理的融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这展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能够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整个历史课堂之中。通过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意识,才能够让学生对生活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对祖国产生强烈的认可,并拥有自豪感。历史教学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背景下,也需要保证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强化。在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拥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跟随历史事件步伐形成自己正确的爱国主义认知。

参考文献:
[1]丁小明.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42+59.
[2]缪世娟.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以一堂初中历史抗战课的教学为例[J].才智,2016(19):165.
[3]张义.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4:92-93.
[4]谢登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初探[C].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