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让学生和老师达到共赢,共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和高质性。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班子”的负责人,对于班级管理负主要职责。在多年的初中班级管理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对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并总结了经验。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班主任
一、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站上三尺讲台,以自己为班级的主人进行管理和授课,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教育部在初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即是说,教师不应以“师本位”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教学工作,而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将学生当做班级中平等的一份子。此外,对于班级内部的重大事件,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决定班级事务,也即是以投票等方式公平、民主的决定班级内的事务。
例如,在班长这一职位的确定中,班主任要尽量征求学生大众的意见,以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班长;在班级是否进行某项课外活动时,同样可以采取征集学生意见的办法。要实现班级的良好管理,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效果,进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建立健全完整的、有体系的班级管理制度
既然要以民主的方式选举出学生最信服的人作为班干部,就要有效发挥班干部的职责,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建立“学生—班干部—班主任”的双向流动机制,使班级信息能够随时流通,便于教师及时有效的了解班内事务,也便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师的任务,及时解决、处理。建立双向流动机制有利于节约班主任信息统计的时间,直接进行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任务布置;也有利于部分学生进行信息传递。对于部分性格内敛的初中学生而言,直接和教师交流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和压力,但是如果让班干部作为一个中间介入因素进行信息的传递,就能解决学生很多难题,这样说明了建立健全完整的、有体系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三、注重“因人而异”的指导交流方式
沟通交流是高效管理的法宝,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也不例外。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难题和困惑,教师要“因人而异”的针对不同学生要善于变通教学和交流方法,以便学生与班主任之间能够实现有效交流。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班主任的职责是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难题,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教师能够有效了解到学生的诉求和面临的难题,因此,沟通交流成为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往往在交流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总体而言,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让不同的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对于学生是同等重视的,班主任应该双管齐下,恩威并施,既要树立班级威严,也要能够使学生信任。例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面临学习难题时,教师要更加倾向于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并赋予一定的合理限度的压力,促使学生上进的学习态度。但是,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面临学习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舒缓学生学习压力,避免学生压力过大产生负面的效果。
四、善于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管理方法
创新教学方式是有效管理班级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将目光、视线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有效进行学习,教师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管理和交流,进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各个班级都有各自班级的特点,班主任要善于借鉴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同时,也要善于寻找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创新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
例如,小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就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初中教学课堂中使用,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塑造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在小组内各位组员相互协作,在小组外班级内,各个小组相互竞争,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广泛的涉猎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也有利于其他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考勤、学习状况、成绩变化等作出记录,是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
五、结论语
正所谓“群雁高飞头雁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年龄尚不成熟的初中学生而言,其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的实现自我管理,因此,在初中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管理的后盾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树立好自身的榜样,提高自身和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力,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灵活管理,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吸收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促进班主任工作规范、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露莹.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策略研究[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66.
[2]郭小艳. 探究初中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