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会对学生的心灵和灵魂起到塑造的作用。应该创设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推动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综合和全面。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为了更好的展现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应该将德育因素融入到其中,更好地展现德育引导,担负起这一繁重和荣幸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前言: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社会的接触不多,就仿佛是一张白纸一样。在这一时期内不断地抓住时机进行三观的引导和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后续的发展和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当中,一定要将德育工作开展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养成,三观加以培养,让学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更好的成长和成才。
一、规范日常行为,开展德育工作
在日常的训练和常规教育当中,就应该加强德育因素的渗透[1]。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做到一抓到底、严格要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规范。这样能够让学生找寻到更多的依据和准则,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例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善于抓住每一个时机来进行生活及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比如,在写字和读书的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做到心到、口到、眼到,对看书和写字的不良姿势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眼睛目视对方,不要随意的打断他人的发言,而是要在他人表述后再阐述自己的见解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规范和习惯,让学生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对学生后续的成长和发展都非常有益。
二、做到以身作则,开展德育工作
在学校和日常的教育活动当中,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非常密切的一个群体,再加上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会下意识地对教师的一些行为和言语进行模仿[2]。所以,教师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示范作用,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来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对学生起到一个指引和影响的作用。例如,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当中,要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首先就要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要想让学生素质有所提升,首先就应该保障自身的专业和素质。在日常和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抓住每个细节来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如,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在清晨时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对教室的卫生进行清洁和打扫,对于操场的落叶和垃圾也要随手的清理和捡起。
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应该尊重学生人格,不随意的进行讽刺和挖苦。这样就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在潜移暗化当中受到良好的影响,推动学生方方面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建设良好班风,开展德育工作
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当中,班级风气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3]。这样会在无形当中展现巨大的力量,让班级成员都能够从中感觉到激励、熏陶、感染、束缚,真正的推动整个班级朝着良好的方向上发展。所以,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应该加强良好班风的建设,让德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变得更好。例如,某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问题,忽视生活当中的细节和小事。如踩草坪、丢垃圾、离开教室后不关灯......对于这样的现象,就应该定期的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将《保护环境》、《身边无小事》等作为主题,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进行探讨和发言。通过正确的道理和舆论对学生的行为和生活起到一个约束和推动的作用,将教育力量展现出来,使得良好的班级风气得到真正的构建。
四、加强耐心教育,开展德育工作
在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特点,教师一定要将更多的耐心融入到德育和教育的开展过程当中,并在此基础上秉持着少批评、多表扬的原则大力的实行激励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变得更强,让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上前进和发展。例如,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多多地展现榜样的力量,可以将一些优质人物作为代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将一些表现好的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互相学习,努力前进,真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做到取长补短,让德育工作最终的开展成效达到最佳。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工作当中,不断地实施德育工作,加大德育工作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能让学生更好的形成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工作的价值和内涵最大化的展现出来。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班主任一定要展现自己的作用,应该规范日常行为、做到以身作则、建设良好班风、加强耐心教育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德育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有效,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建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学周刊,2020(10):163-164.
[2]周菲菲.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26-27.
[3]王占霞.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