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育德为先,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士的重视。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此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德育有着自身的规律与体系,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班主任只有对其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展开了研究,旨在创新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渗透;德育
前言:德育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此时做好德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谈一谈渗透德育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更新理念,提升班主任德育水平
教师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德育渗透的效果[1]。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渗透德育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更新德育理念,重视德育教育,给予学生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为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德育基础。同时,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和教育水平,学校也要为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或讲座,使教师能够深切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学习并掌握更新的、更先进有效的德育手段,从而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另外,班主任还要和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主动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并且也要掌握学生成长背景,根据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形成正确道德理念,进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渗透德育
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发展需求才能够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渗透德育教育[2]。现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相处往往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时,要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兴趣喜好、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获知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德育渗透的目标,找到最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对其进行疏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改变以往与学生交流方式和态度,要关心、包容、平等的对待他们,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尊重和关怀,进而向其吐露心声,使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调整关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3]。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这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渗透德育,班主任就要取得学生的信认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小学生的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比较弱,与严厉的管理方式相比,激励教育的模式更加适合,班主任要信认学生,相信他们能够管理好自己,当他们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责备,要给其留有空间,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发自内心的加以改正,才能够达到德育渗透的真正目的。
四、发挥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到参与班级管理是渗透德育的最佳途径。新课改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在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应该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比如,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劳动、又或者带领他们去敬老院慰问和帮忙等,从而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拉近教师、学生和生活的距离。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理,班主任应该对这一特点加以充分的利用,通过树立道德榜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学习上,只有比较,学生就会有动力,那么班级管理和渗透德育都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班主任应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组建班级干部队伍,协助班级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学生的集体观念,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接受德育教育。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内建立公平的选拔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加竞选,并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长、学委和小组长等职位,通过自主选举产生的干部队伍,更能在班级管理和渗透德育中发挥作用。
五、家校共育,实现德育渗透的延伸
渗透德育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及全力支持。学生家长的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此,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并掌握有效的渗透方面,给出合理化建议,使其能够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家校共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渗透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帮助引导。所以,班主任应该以德育教育目标,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加以创新和优化,以此提升班级管理和德育渗透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业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51-52.
[2]王金萍,王玉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05.
[3]王国强.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