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钟婷
[导读] 初中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是培养公民素养的基础课程,而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必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初中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课堂作业  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发展  分层设计
        数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于教师老师来说,重视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这是我们查漏补缺,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挥棒;对于学生来说,重视数学课堂作业的完成和评价,这是自己数学素养能力的表现。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的老师,发现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中有50%的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的轻松,课堂内容简单易掌握,课堂作业效率高、正确率高,学生积极性高,然而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后觉得课堂作业灵活度高、变式性强、重视拓展探索,长期以往,在八年级的时候每班都会出现大的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课堂作业没有进行个性化设计,对学生没有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我们要针对不同认知的学生,对课堂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让学生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数学课堂作业。
        适时、适量、适度、适合的课堂作业设计有利于及时巩固新知、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但在实践中,课堂作业仅仅是日常教学的常规工作,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从而忽视了课堂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不仅在课堂作业的数量上存在问题,在质量上也有不少弊端。只考察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不考察情感领域,心智技能领域、操行领域的发展,难以培养学生今后踏入社会所需要的数学素养。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致力于《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有效的达到数学素养的培养,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真的达到义务阶段培养数学素养的目标呢?
一、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要注重作业内容精练化
        教学实践表明:初中学习达到7-8门课程,课堂时间有限,必须注重数学作业的“质”,课堂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课堂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课堂作业的选编上既要考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还要兼顾变式性、拓展性的原则,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既有巩固新知,又有思维的锻炼和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数学课堂作业应有的效能。如在《整式的乘法》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中,面对如此多的计算,我们题目选择既要有当天知识的内容,还要包含前面有关幂的计算中易出错的题目,还需注意题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二、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要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
        传统数学中布置的课堂作业均为笔答题型作业,降低了学生做课堂作业的积极性,在课堂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让学生从多样化的课堂作业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课堂作业的兴趣,波利亚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烦琐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与推理能力。”我们可以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有能力的训练、培养,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如《用尺规作角》中课堂作业的布置,1,给同桌讲一讲如何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总结你认为作角中哪一步最难、最重要,小组内交流。3,完成作业本上的题。4,编写一道尺规作角的问题,要有答案。
        三、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要注重作业习题层次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要求在课堂作业设计中要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对课堂作业进行层次化设计,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而不是在教师设计好的程序内被动地发展。因此,教师要实现身份的转变:由课堂作业的命制者转变为情境的培育者;由过程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咨询者;由作业评价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内省的激励者;由课堂作业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合作者……在这里,教师不是“考官”,?而是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中的“伙伴”,是学生收获“苹果”的人梯。
        四、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要注重作业改编阶梯化
        布置题目难度较大时,我们适当的改编,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选不同阶梯的题目,由易到难,按照不同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自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如《在平行线的性质》作业中,有一道题目如下:
       
       
       
       
       
       
       
这个题目第二问里面含有参量,学生面对参量问题无从下手,先从具体的数字入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其次图形较复杂,先从简单的图形入手,在第(1)问的前面再增加一问(如下),


改编成一个3问的题组,这样编排,图形由简单到复杂,题目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步步为营的完成课堂作业,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我们层层剥离,将复杂问题处理为简单问题,注重迁移思想的应用,从而解决新知,达到做每道题都能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的目的。
        初中数学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对实现课堂作业的高效性具有积极切实有效的作用,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老师守着耐心,拥有恒心,必然能改变初中数学的学习差异,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数学的学习快乐,体会数学学习的奥妙,让数学的课堂达到高效,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在数学作业中渗透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1999)
                 3.《给教师的建议》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