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改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很大差异性,数学成绩差距明显,这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进行具体的论述和研究,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优势,同时对于如何有效分层教学给予明确的建议,为分层教学的部署提供指导和实施方向,从而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关键词 : 小学高年级 数学 分层教学
引言: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都是大班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有精力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班级内时常存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主体之间的学习差距也比较大,新形势下教师为了全面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水平,要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积极落实分层教学策略,保证学生个体的均衡发展,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负责,同时也会让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取得巨大成效。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数学知识的基础以及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难度都得以降低,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帮助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得到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可以让数学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为学生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高年级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对于数学教学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高年级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为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别的教学方案,可以让不同学习期间的学生得到进步。
二、如何有效落实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
(一) 教学目标分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充分落实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要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层次性,让学生们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点,让学生们具有科学的数学学习思维和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制定科学的教学和学习计划,这不仅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提升,这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保障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层次划分,设计相匹配的教学方案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前提是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等都要了解,并以此设计相匹配的教学方案,体现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首先,学科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向全班学生做好系统的讲解,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实施不同的讲解方法和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班级内第一层次的同学,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而对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同学,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从而巩固学生数学的学习基础,为独立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层次划分的细致,保持较低的教学梯度,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进步空间,同时对于学习进步快速的同学,也可以及时调整所在层次,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三)作业设计分层,巩固学生学习基础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也要充分关注学生作业的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主体,将作业的设计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数学作业量的布置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现阶段学生对于高年级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如果布置大量的作业内容就会让数学教学矛盾激发,不利于分层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第一层次的同学设计丰富并且难度较高的作业内容,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的训练和总结当中得到更快速的提升。而对于班级内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同学要合理控制数学作业量,适当降低数学作业的难度,让学生们能够利用较少的时间来完成数学作业,这可以对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提供帮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预习和复习数学内容,从而巩固数学的学习基础。
结束语:
综合上面观点的分析和论述,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的实施还需要从目标制定、课堂规划以及作业设计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分层次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因素,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学习的诉求,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层次中得到锻炼和进步,这才是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的初衷,不仅对于学生高年级数学的学习有重要帮助,同时也让教师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促进班级内数学的整体学习能力和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雷玉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教学[J].神州,2019(20).
[2]沈佳.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