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吴飞
[导读] 伴随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推进,怎样建立高效的物理课堂成为所有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伴随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推进,怎样建立高效的物理课堂成为所有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新课改之下开展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有效性

前言:在高中课程之中,物理学科属于重要部分,通过物理教学需让高中生对现实生活当中包含的一些物理现象加以理解,帮助其对大自然加以了解,同时还能对高中生的物理素养加以有效培养,提升其对于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能力。而若想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物理教师需结合新课改具体要求,对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究,进而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一、转变教学理念
        如今,多数教师因为长时间受到以往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较大影响,在教学期间依然采用灌输方法开展教学,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单纯讲授,致使高中生处在被动接受这一地位,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这让高中生缺少自身思考以及判断能力。而且,为应对高考,很多教师都采用题海战术,致使高中生长时间在机械刷题当中,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以及热情。因此,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需对原有教学理念加以改变,在课堂之上着重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让高中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掌握,同时还是培养其综合能力以及物理素养。例如,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把之前由教师主导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变成高中生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在课堂之上给高中生分提供一些实验工具,并且提出一些趣味实验。第一,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物理教材和一张A四纸,让二者进行自由下落。第二,相同重量的磁铁在塑料管以及铜管当中进行自由下落。之后让高中生展开分组合作,对具体实验方案进行设计,之后让高中生通过实验观察来对磁铁、A四纸以及教材的下落速度进行判断。在此之后,通过打点计时器进行测试,对实验数据加以详细记录,进而得到相应结论[1-2]。在此期间,物理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者这一角色,借助小组形式来展开实验探究,除了能够培养高中生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之外,同时还能激发其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这些意识,进而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
        物理教师若想对教学效果加以保证,需要站在学生角度实施改革。第一,对课堂主体加以改变,突出高中生在课堂之上具有的主体地位,引导高中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思考、探索以及创新,并且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第二,对高中生实际情况加以充分了解,这样有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物理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开展自主学习期间,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将学习能力处于同一水平的高中生放到一起,这样不仅能够确保高中生进行合作学习期间,可以顺利交流以及通力合作,同时还便于物理教师把各组情况当作依据实施分层教学,针对知识讲解实际难易程度以及快慢进度进行把握,对层次不同的高中生实际学习情况加以了解。第三,通过物理教师引导,可以让高中生逐渐对物理知识形成正确认知,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例如,在进行力学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对多媒体加以运用,以此来让高中生对当前航天技术和一些前沿科技实际发展趋势加以了解。高中生通过观看国内火箭、宇宙飞船升空的有关视频,能够对教材当中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调动其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其爱国情怀。
三、结合现实生活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期间,应当对现实生活加以充分运用,把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加以深度融合,引导高中生借助物理知识对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加以解释。借助此种方法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对枯燥生涩的物理知识进行形象化以及生动化的展现,并且让课堂教学更加活泼以及生动,提升高中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逐渐培养其借助物理知识对现实生活当中一些现象加以解释的惯性思维,进而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效果不断提高。例如,进行摩擦力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进行以下示范:推动一个特定的物体,因为推力不足导致物体静止在原处。在此基础之上,物理教师可轻推毛刷,而毛刷中部会出现弯曲,但是下部会保持静止,此种情形就产生静摩擦力,同时让静摩擦力这一概念变得非常清晰以及形象。再如,进行滑动摩擦力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选择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关联的一些案例实施教学。如在光滑冰面之上快跑几步,突然停下来会滑动一段距离。当机动车进行紧急刹车之时,会因摩擦而形成一道划痕。教师借助上述生活实例,可以把滑动摩擦力进行形象化,这样便于高中生进行理解[3]。物理教师通过把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进行充分结合,可以把抽象知识进行生动化以及形象化,这样便于高中生进行理解,促使其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结论:综上可知,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物理教师需转变以往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当中把高中生当作主体,对现有教学方式加以优化,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冬良.回归生活,学以致用——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高考,2020(10):51.
[2]张春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高考,2020(08):12.
[3]多为.新课改前提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中华少年,2020(09):208+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