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心灵 愉快转班——关于转班幼儿适应新班生活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沙小
[导读] 由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时会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班级微调工作。
        由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时会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班级微调工作。我们将要送走付出很多感情的孩子们,确实心有不舍,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又必须做好家长和幼儿的沟通工作。因为家长和幼儿会产生许多的不适应感,特别是幼儿,他们面临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要去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离开了喜欢的老师和好朋友,去面对新的、未知的挑战。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反思,逐渐我们获得了一些感悟和经验。
        一、布置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营造愉快、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和老师,小朋友对转班生的爱。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远比遗传重要,他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智愚和成败。”
        1、环境布置。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其次选择明快的颜色,可爱、有趣的形象造型,合理安排空间来布置教室环境。如:请幼儿带来全家福照片装饰在教室里,让幼儿感到父母随时都陪伴着自己,一张照片一个家庭,全班幼儿的照片,就让班级变成了温馨的大家庭。再在教室里放几盆新鲜的植物,让幼儿看了放松紧张的心情,转移焦虑情绪。
        2、班级氛围。教师的热情接待非常重要,而细心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需求,像妈妈一样爱他们,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座通往幼儿心灵的爱之桥。
        教师的言行、情感会感染每一位幼儿,微笑就是安抚幼儿情绪的最好良方。它像一颗香甜的糖果渐渐地溶在水里,带给幼儿心灵的抚慰,给予他们安全感,来到我班的幼儿,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的微笑。我们把“微笑”变成一种游戏,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亲亲你”的游戏,如果得到老师的亲吻和抚摸的“小树”就会长高,“小动物”就会变大等,这种方式还会作为我们对幼儿良好行为的肯定和奖励,他们得到这样的奖励,心理感到非常高兴、舒服,焦虑情绪慢慢消除后,便会接受我们、喜欢我们。
        二、预设教育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情感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新集体生活的快乐。针对调班现象,开展情感方面的活动,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渲泄和转移。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渲泄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他认为人有情绪时,多与别人交流,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让幼儿有机会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就能减轻他们精神上的压力。教师应该促使转班生把一些不良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引导他们关注新环境中的事物、朋友以及有趣的事情等。
        1、大胆表达介绍自己,鼓励幼儿与别人交谈、做朋友。小朋友之间的了解、友爱,会让幼儿对新环境产生愉悦感,有新的认识,并认可现在的班级,促进他们尽快融入新集体。
        2、组织分享活动,分享活动分为物质上的分享和精神上的分享。最初先由物质分享开始,让幼儿在愉快的分享中,增进朋友间的友情。

幼儿从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喜欢,通过这个渐变的过程,慢慢的班级充满了友情和团结。再进行精神分享,说说自己的好朋友,画画自己的好朋友,做友情卡送自己的好朋友……,通过更高层次的分享,加深幼儿与好朋友之间的情感,让这些情感在班级里扩散、弥漫。
        3、开展“争当值日生”的活动,培养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意识。鼓励幼儿争当值日生,愿意为大家服务,是为了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萌发集体荣誉感,增强自我意识。转班幼儿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这对他们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更加喜欢现在的班级,实现了真正的、愉快的融入大家庭的目的。
        三、走进幼儿的内心。我们要时常、主动地与幼儿交流,理解他们的心情,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愿意和我们分享交流。微笑能走近幼儿,那么尊重幼儿,以朋友式的交流,才能真正地走进幼儿的心里。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行为,擅于倾听他们的言语,不要没等幼儿讲完就打断他们的话,从他们的言行中解读他们内心的需求。此外,增加对转班生的个别性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很重视他的,喜欢他的,相信只要老师乐意多花些时间,多用点心去与幼儿交流,幼儿也会喜欢上我们。
        理解幼儿的心情,接受他们情绪的发泄,用亲切的语气和他们交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欣怡是一名转班生,每次来园都会又哭又闹,让爸爸、妈妈陪伴很久,每次都说要解便。等她的家长走后,我们发现她并不是真的要解便,而是想在厕所的窗户上向外张望,我们知道这是欣怡产生分离焦虑的一种正常心理反映和渲泄需要。我们试着理解欣怡,等她心情平复后,我们把她抱到面前,然后对她说:欣怡,你长得这么漂亮,要是眼睛哭红了,就会变成红眼小兔,你知道小兔的眼睛为什么那么红吗?于是开始编着故事给她听。听着听着,她也跟着哈哈哈地笑起来,因为她觉得红眼小兔太好笑了,一点也不可爱。后来,我们陪着欣怡,在教室窗台上看爸爸、妈妈,一天比一天的时间短,最后,欣怡终于笑嘻嘻的上幼儿园了。一天,欣怡的妈妈来告诉我们,欣怡亲手做了三个小雪人送给我们。这是我们付出最好的回报。
        四、做好家长工作。我们要坚定家长的信念,尽快争取家长的信任,更好地促进家园配合。家长往往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幼儿出现的焦虑情绪,面对孩子不合理要求,有的幼儿一哭闹,他们就会束手无策,甚至还会受到幼儿情绪的影响。这样不利于幼儿去适应新环境,不仅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害而无利。在开家长会或平时的沟通中,就应先将幼儿转班后的不适应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充分理解幼儿,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我们共同去找到并面对让每个幼儿愉快上幼儿园的最佳方法。首先让家长信赖新班,教师要坚定家长的信心,让他们不断鼓励幼儿去适应新的生活。其二,家长要坚持送幼儿来园。其三,教师多与家长交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鼓励幼儿,让幼儿逐步和新老师,新朋友建立感情。这样通过教师、家长、幼儿三方的努力,幼儿一定能更快地喜欢上幼儿园。
        正确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求,帮助他们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使幼儿带着一种愉快的情感融入新集体是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如何让转班幼儿尽快融入新环境,需要我们共同付出,只要我们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位幼儿,用细心去照顾他们,用耐心去理解他们,这样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温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