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开展初中语文的教学应该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以单元为主体开展教学,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推进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也逐渐的认识到单元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语文单元教学也是必然趋势,本文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单元探究项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基于国家时代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生不单单要掌握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还要注重自身的基本素质。语文是学习的重点科目,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同时是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真正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单元教学主要是指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是核心理念,是课标的“文眼”。语文素养指的是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传统语文教学并不能够很好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和分类,层层深入的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从中真正的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并从学习的课文中掌握作者的写作方式,并够将其应用于实践自己的谋篇布局中,真正的实现教学目标,以课文整体为体系展开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将教学内容中的各个部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进而推进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这也是单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初中语文单元探究项目的必要性
(一)促进实现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校本化实施
单元探究项目是是采用项目式的方式,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根据单元课标要求、教材特点设计切合教学进度、学生学情的研究项目,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围绕学科核心内容组织起来,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活动,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系统化、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单元探究项目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开展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单元探究项目是一种学习模式,有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语文单元探究项目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因为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在教授单元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践单元探究项目,学生通过“做项目”,将原本的知识教学转换成真实问题的解决,单元探究学习是一个改变学习方式的生动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在实施构建中进行思考;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过构建者, 以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单元教学设计既创新了教学形式,又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吸引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以单元为整体,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内容,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单元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系统化的、可供沿用和推广的语文单元探究项目案例资源库,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可供沿用和推广的语文单元探究项目成果展示形式。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采用单元探究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探究项目方式这类多元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能够真正的从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七上统编教材“世说新语”单元教学时,通过写剧本表演、研读人物或文本、改写原文、文改画、硬笔书法来展示探究的成果,“世说新语”的探究可以简单概括为五个字“演、研、改、画、写”,通过课文“世说新语二则”中尝试探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世说新语”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推动学生参与单元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问题引导,关注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探究项目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引导,明确教学目标,并依此为依据展开教学,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精神,真正的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当中,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布置不同的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探究,并给出一定的答案,教师在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开展“调研辩论赛:城市养狗是利是弊?”活动时,给出驱动性问题:用你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看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自主提出探究方案,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与眼界看法也是不同的,通过沟通与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层面,还能够提高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单元教学项目也能够有效完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采用多元化方式,完善单元教学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单元探究方式这类多元化的方式探究学习,使单元教学能够更加的完善,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或者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当中,调动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语文知识,加强学生全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少年正是读书时”单元项目教学时,根据学生爱好,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10人,分别确定以下看名人怎样读书,推荐名家名人的好书,展示名人“少年读书”的文章,分享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好书推荐,这个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了解更多的好书,并从中掌握更多的好词佳句以及写作手法。
(四)突出单元主题,展示学习成果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单元主题,围绕主题内容开展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继续推广采用单元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了解与掌握,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的完善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古代花木兰等巾帼英雄的家国情怀”单元教学完成后,可以选取5个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
结论
初中单元教学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提出的单元探究教学方式,同时采用单元探究学习方式的驱动性问题推动学生探究学习,教师也认识到单元教学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不同单元探究的项目与活动来探究单元教学的可行性与价值,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给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连金稳.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41.
[2]夏清.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J].科学教育,2010(06).
[3]孙德胜.浅谈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与单元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198.
[4]赵平.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5(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