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在新课标的改革下不仅提出核心素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本文就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浅析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学生们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人的思想,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展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以此来提高学生们鉴赏诗词的能力。
一、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古诗词语言学习呈现碎片化
很多的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都是以自己为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所承受的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会对古诗词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并且会给学生们讲明白每一句古诗词所用的手法。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只会将古诗词语言学习呈现碎片化,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法掌握古诗词的真正含义。
(二)语文思维发展肤浅化
语文思维和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是息息相关的。可是很多的教师在展开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都只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和翻译,因而忽略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都只会注重诗句的翻译或者是寻找诗眼等,这样的话也会限制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审美鉴赏呈现统一化
我国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而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财富。不同的古诗词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可是很多的教师在讲到古诗词的审美鉴赏时,往往都会将不同的古诗词统一化。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们自主翻译诗句,自行体会诗歌的感情等。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只会限制学生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积累古诗词所运用的手法,并且不断的提高自己对于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感悟诗歌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诗人或者词人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
学生在通过学习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阅读古诗词时,学生们可以欣赏诗词所带来的艺术感,理解诗词的含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久而久之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明白古人所要表达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可以要更多的文化知识。对于不同情感的古诗词,学生们也可以进行分类,加深自己对于我国文化知识的理解。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教师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要不断的指导学生们。这样的话才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到李商隐写的《锦瑟》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们提前搜集一些李商隐的生平经历,以及李商隐写《锦瑟》这首诗的背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将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之后教师在展开讲解。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们更快的掌握《锦瑟》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学生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掌握每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意象,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因此在展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在情景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象。比如教师在讲到苏轼的《念奴娇》这首词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念奴娇的影视片段或者是图片等,让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名人朗读的视频,并且让学生们跟着朗读。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意象。
(三)角色体验,在体验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很多的教师在展开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个方法。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们在角色体验过程中,感受角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们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的指导学生们,让学生们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是哪一种情感。比如教师在讲到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介绍一下李清照的写作背景以及她的生平经历,并且给学生们讲解一下李清照的人物性格,之后教师请女同学进行角色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去体会李清照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并且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重视名句,提升学生们理解和背诵的能力
在每一首古诗词中,都包含着名句。因此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名句,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理解和背诵古诗词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杜甫写的《登高》这首诗时,可以给学生们着重讲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名句所表达的感情。如这两句诗写出了杜甫长期漂流在他乡更添悲秋愁绪,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又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这两句诗表达出了作者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教师在分析完这句名句之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一下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理解和背诵诗词的能力。
(五)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课堂互动,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时,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词人为何要离开京都远行?并且还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分手?在这首词中人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带着问题进行翻译和欣赏这首词,并且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上台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学生们在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并且要指导他们。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跟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教师在展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且还要不断的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这样的话才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曦.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23(8):21-22.
[2] 桂嘉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34):103
[3] 孙海霞.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