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中生活的元素也俯拾皆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生活化手段引入课堂上,能够转变以往枯燥、无趣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这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一、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生活化意义
小学生有着贪玩好动的特点,他们喜欢玩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不强。在课堂学习中,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在新知识学习上也缺乏足够学习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每个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要想保证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点,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与实际生活加强联系,带领学生全身心融入到生活大舞台中,逐步获取丰富的语文知识,也实现语文技能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将更多生活化元素应用到语文课堂上,这样才能帮助小学中高段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率,也保证语文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其实渴望进步是每个人的心愿,有的学生经过一段努力之后,发现成绩并无明显的提高,往往会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因此帮助学生制定小的学习目标。即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会让学生不断地进步,享受成功的快乐,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尤其是对学困生。在教学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调动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
三、小学高段语文课后阅读拓展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课内阅读,而对课后阅读拓展则较为忽视。其实,高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课内阅读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而组织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读书会、故事会;也可让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如辩论、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但在课后拓展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任务进行课外阅读。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2.在课外阅读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
例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友情,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
四、小学高段语文如何教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教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就是交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利器,就是交给学生独立打开知识宝库进行自主探索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法,就能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灵活应变,果断决策,不断创新,从而获得飞跃性发展。教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必须紧密结合具体课文,做到一类课文渗透学法,二类课文巩固、运用学法,以读写例话提炼学法,以基础训练实践学法,使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落到实处。
1.教给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方法
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掌握理解字、词、句、篇的方法。如:让他们懂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字词;让他们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时代背景,运用抓主干、抓关键词等方法把握句意;让他们学会利用审题、抓中心句、归纳自然段段意及提问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让他们学会利用角色扮演和感情朗读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体味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掌握联想、想象的方法
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联想、相近联想、关系联想及相反联想等,掌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等方法。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语文课文形象化的特点和优势,着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和激活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并明了学习语文知识的一般规律。可以借助发散、求异、选择、综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整合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可以说一个人的创造力就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且创造力又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性强的特点出发,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就成了强化自主学习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而进行教学,要注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课后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从而理解文本的内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爱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1).
[2] 孙小宁.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8).
[3] 刘玉.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科研,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