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大部分阅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所都会以应试教育理念为主,从而参考应试标准而开展硬性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并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积极作用。而比较阅读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观察语文阅读内容所呈现的不同方面与内涵,提升学生初中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
初中英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过程中,借助比较阅读理论而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与优化,应特别关注比较阅读教学理论的特点与内涵,并尽可能依照比较阅读理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来强化对课堂阅读教学创新水平,以确保学生在比较阅读教学之中能够获得更多阅读体验。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忽略了自身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开始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关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能够真正把握主权,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开展自主性阅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核心素养水平,并对阅读内容有一个个性化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增强对阅读内容的不同层次把握。但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实际运用过程并没有将学生主体性地位纳入到教学改革之中,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之中并没有真正形成和谐互助的良好关系,降低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在初中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之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以此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忽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理解能力、感知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在语文阅读课堂之中,积极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来获取个性化知识体系,失去了学习阅读内容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比较阅读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比较阅读设计思路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渗透比较阅读理论,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过程之中融入比较阅读思路,以帮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基础。当然比较阅读理论,注重对阅读文本内容的选择,在设计上应将阅读各个环节进行巧妙化预测,以增强阅读教学的规划性。
第一,在开展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活动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明确比较阅读教学目的与需要解决问题,以此在比较阅读过程中注重对教学目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强调阅读体验感。
第二,初中语文比较阅读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学目的,选择符合教学目的的阅读文本内容。比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阅读文本选择过程中,两者既有联系又存在巨大区别,在写作手法与抒发情感之上,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区分和归纳。岳阳楼记主要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忧民忧国思想。而醉翁亭记虽然写的是作者与民同乐的闲情逸致,但是也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的生活感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通过对比阅读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作者抒发情感上进行对比分析,以掌握两篇文章内容的中心思想。
第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比较阅读理论,需要在相关环节中分清主次,在阅读体系阅读层次上尽可能的将主次理清,并对于重点内容进行特别处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在有限时间内理解与掌握重难点内容。
比如,《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属于名篇,但在理解的过程中《岳阳楼记》更难一些,因此我们可以用《醉翁亭记》作为导入和学习的主要突破口,逐一对作者、写作背景、课下注释、翻译等内容进行梳理,并抓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分析,强化学生对写景作用的理解,同时对比《岳阳楼记》中景物的描写,分析景物对抒发人物感情,体现人物胸襟的作用。对比的有效运用将两篇文章做了合理的切分,分块进行对比。
2细化指导方式,提高阅读效果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巨大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与自主阅读行为。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比较阅读理论,为了能够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初中语文教师便需要在比较阅读教学过程中将目标进行合理化细分,使得学生能够在一步步目标完成之中感受到阅读自信心与阅读成就感,在阅读之中能够激发自主阅读意识与自主阅读习惯。。当然在目标设定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将大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使得学生在完成目标过程之中,并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时刻保持一个充沛的动力,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总之,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通过比较阅读理论的渗透,能够在一定程度之上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主意识的激发,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聪.初中语文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黄寒曦.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之我见[J].文教资料,2008(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