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调动培养学生情感,并利用情感渗透教学内容则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从情景教学的含义入手,结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分析情景教学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情景教学;语文教学;低段学生;教学应用
引言:古语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而语言只有在情景的衬托下,在情感的推动下才能够形成更有意义的表达。基于此,情景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则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低段小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基于某种教学目的,利用多种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情景,进而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树立价值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讲,在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实现对情景教学的应用:
一、利用语言引导实现情景教学
语言对于情感的启发与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锤炼语言,利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绘栩栩如生的情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例如在《秋天》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朗读的方式,挖掘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秋天秋高气爽、树叶飘零、北雁南飞的景象。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中,学生通过想象对秋天的印象更加具体了,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模仿进行朗读,并根据情感体验谈一谈作者眼中“秋天来了”是什么样的景象,以及在你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从而在情感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和运用。
二、结合生活素材实现情景教学
熟悉的生活情景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来源,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可以收集、提炼生活素材,并构建生活情景,促使学生在生活情感的迁移中实现课程理解。
例如在《端午粽》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端午节期间人们的风俗活动,赛龙舟、包粽子等,结合生活化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现在市面上也会售卖各种粽子,你都吃过什么口味的?你最喜欢哪一种口味?在这些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的问题中,教师启发学生生活情感,并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文本。
三、利用图片影像实现情景教学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图片影像,并利用其营造生动情景。例如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诗人夜晚遥望月亮的图片或者动画,并设计问题:你在画面中都能看到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你能根据画面营造的意境说一说你的感受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影像在视觉上的刺激调动学生情感,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情感认知,因此,对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内涵是十分有益的。
四、利用角色表演实现情景教学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课文转化为剧本,引导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参与其中,并在真实的体验中实现阅读理解。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设计台词,并将学生分组,提供服装、头饰,装饰背景,指导学生扮演小壁虎蛇、老牛、燕子等,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揣摩台词,主动合作,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含义,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情景设计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语言、生活素材、图片影像、角色表演等方式构建情景,利用浓厚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而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柳.谈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情景式教学[J].才智,2019(34):187.
[2]马秀红.例谈情景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