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陈荣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陈荣
[导读]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断传承,集中体现在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著,这些名著之所以能够永久流传,就是因为其蕴含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学是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经典名篇经历千年不朽流传至今,成为数以亿计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让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参与经典诵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时也是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经典诵读,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让学生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对经典诵读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经典诵读;七年级语文;应用研究
        引言:
        收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外界事物,各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都扑面而来,中华民族文化也不断的向世界传播,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荟萃。而如此的社会背景之下,必须帮助学生适应当下的文化现状,从中华民族古老智慧中汲取营养,用中国人独有的智慧来看待这个每天都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世界。经过千年发展,有许多经典名著流传至今,无一不闪现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经典名著的诵读,以此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完成小学课程,学习和成长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们既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在压力之下产生叛逆,随着见识增多,起心智发育也逐步走向成熟,对于该阶段学生的教育,要着重加强对其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在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教学内容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在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许多经典名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在引导学生诵读教材中的经典名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经典名片中的背景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让学生们充分享受文章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经典诵读,学生们在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文化修养。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名著选段,这些选段不仅语句优美,结构严谨,而包含着许多值得深思的人生哲理和传统文化。学生从中不仅可以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还能够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为例,这其中包含着古代小朋友聪明伶俐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与自己身边的事情相结合,同时想象自己在遇到与课文中相似的情形应该怎样应对,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修养。诵读,不仅仅是阅读,更多的是对文章内涵的思考,将感情融入其中,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改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要充分实现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特别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人们迫切的希望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素质,其实这一点可以从古人那里吸取到经验。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学习方法,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经典诵读方面,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的时候,在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中的内容,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找出来并做好标记,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候,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课后让学生们字数是否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如果还存在有疑惑的,可以向老师提问。当所有的疑惑都得到解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和细读,以充分了解文章中的意思,再结合教师所提供的文章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通过课前预习读,课后精读,一生就能够充分的掌握相关语文知识,体会文章中的内在含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实现思想升华。
        三、合理设置经典诵读教学活动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的设置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动画片《木兰》的片段,让学生从视听角度充分感受木兰所在的时辉煌的时代背景,从而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壮烈有切身体会。这样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能够更加的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对文章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掌握的也会更加扎实,运用起来也会更加自如。
        四、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够让学生们充分领略中华文明的壮阔之美,让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不断成长,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朦.经典诵读在中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87-87.
[2]项丽.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8(7):5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