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中关于名著导读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03期   作者:刘士琛1 赵国林2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程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小学语文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与素质教育要求时首先需要就名著导读策略的落实进行解决,争取通过名著导读教育价值的发挥促进小学生学科思维乃至核心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在进一步拓展小学生语文知识面的同时锻炼其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鉴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名著导读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名著导读  实施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除了需要完成基础教学任务,还需达成有效培养小学生个体素养的目标。所以其出于对小学生阅读总量、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提出名著导读策略。名著导读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功能多样、阅读整体性及延伸性的优势,不仅可进一步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可拓展其阅读空间,于其学科素养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一、强化阅读趣味性、降低阅读难度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开展名著导读为核心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小学生兴趣的激发。众所周知,名著具有字数较多、篇幅较长、意义深刻的基本特征,所以小学生不仅会存在阅读及理解方面的障碍还会产生枯燥无趣甚至畏难情绪。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由强化名著趣味性降低阅读难度着手落实教学。
        1.故事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兴趣爱好挑选名著经典片段作为教学导入,或者将文章内容缩减为一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作为教学导入,由此实现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比如《鲁宾逊漂流记》,教师可在掌握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凝练,并用自己的话串联为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完整故事。由此,小学生会即刻产生“鲁滨逊为什么会到荒岛上呢?他在荒岛具体是怎样生活的呢?如果是“我”可以生活下去吗?”等想法,并迫切的想要探究具体内容,阅读兴趣十分浓厚。
        2.多媒体教学模式
        相比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单纯文字叙述而言,多媒体教学以生动、形象、直观等多方面优势取胜,可由不同角度刺激小学生感官并引导小学生深入其中。比如《西游记》一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同样具有篇幅长、字数多的特征。教师为了改善枯燥阅读并提升趣味性,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阅读内容与电视剧、动画片情节联系起来。由此不仅可改善传统阅读教学的单一性和抽象性,达成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而且可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加深阅读印象,便于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
        3.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此特征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进程。由此不仅可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提升其阅读参与深度。如同属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文章中包含众多人物,阅读过程中极易混淆。为了避免出现此种阅读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分段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角色扮演。结合阅读片段的人物数量进行小组划分,学生自主分配角色并结合文章内容开展细节编排。由此,小学生为了完成角色扮演会主动展开阅读,不仅可强化阅读质量,而且阅读深度一定程度提升。
        二、重视阅读技能培养,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读”是名著导读教学的核心,而“导”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换言之,开展名著导读时语文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小学生的阅读方向和深度,继而在实现有效阅读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首先,明确阅读顺序。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明确名著阅读的先后顺序以及具体步骤。以《红楼梦》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小学生阅读的第一步为观察名著封面,由封面文字信息以及配图大致了解核心思想并猜测文中的具体情节。由此可对阅读有一个大概的目标。第二步要引导小学生学会看章节目录。章节目录好比整篇文章的大纲,是对每个片段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学生通过目录可进一步验证猜想并丰富对文章具体内容的了解。第三步要引导小学生细读文章情节。

通过对文章中经典片段或者精彩情节的阅读使小学生拉近自身与文本内容的距离,通过文字感受文章背后蕴含的思想。
        其次,掌握阅读技巧。每篇课文都有中心思想,其余大部分内容均为衬托中心思想所写。名著也是遵循同样的规律,主要部分需要精读,其余不是特别重要的部分则可以选择略读。保证二者有机配合不仅可节省阅读时间而且可提升阅读质量。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会抓取整本书籍或者片段的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细细揣摩关键情节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具体内涵。反之对于衬托部分则可略读,只需明白大致内容即可。
        三、重视阅读与写作结合,强化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阅读和写作好比人的左右手,均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二者均是就小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综合体现的主要途径,且在相互影响的同时相互促进。第一,重视阅读批注和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俗语,此理念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的名著导读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模棱两可的情况时做好标记或者摘抄,以便向同学或者教师请教;遇到文章情感抒发或者观点表达与自己存在分歧时要做好批注或者对比整理,以加深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要及时摘抄并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不仅可提升素材积累的数量,而且有利于词语应用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整理阅读批注或者摘抄,甚至在课上为学生预留相应的时间回顾阅读批注和阅读摘抄,可再次回想第一次阅读时的感受或者体会,或者就摘抄句子进行分类整理并延伸等。由此,可在加深阅读印象的同时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积累素材等,均有利于后续写作能力的提升。第二,重视阅读之后的写作。可以是观后感形式、文章扩写、改写、缩写或者就某一片段发表自身见解。如阅读《三国演义》之后,在教师的讲解和氛围的烘托下小学生都会产生对“桃园三结义”的崇拜感,并羡慕“刘关张”三人义结金兰的兄弟情谊。教师可让小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和主观意识为主导进行故事改写或者续写。部分小学生表示更喜欢关羽,因为关羽有雄视天下的英雄气概,十分勇敢且为人仗义。于是此部分小学生以此思想为核心开展文章的续写:“早秋的天气仍旧有些许闷热,在郊外一个人烟稀少的小路旁偶遇一位侠士,他身形高大长眉入鬓,胯下骑着红色宝马手里握着五尺长刀由远方奔驰而来。或许是看到我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比较诧异,侠士一勒缰绳停住原本奔驰的骏马并跳下马来,询问道:在下关云长,可是有什么不便之处需要帮助?我当时便愣住了,真不愧是我听说的那个侠肝义胆的关二爷。”另外有部分小学生如此进行文章改写:“我与张飞不打不相识,我欣赏张飞的率真、大气,他则看中我的仗义直爽,于是我们两人成了无话不说、无事不谈的好兄弟。这一天张飞跟我说了他要与大哥刘备、二哥关羽结拜的事情,我便央求他带我一起开开眼,我目睹了刘关张三人的结拜过程,既为张飞这样的结拜大哥开心,心里又悄悄地羡慕不已。大哥刘备看出了我的小心思,问道小兄弟愿不愿意加入结拜,你行四,叫你四弟可好?我忙不迭地点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转变为刘关张李四兄弟的故事。”
        结束语
        综上,名著导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进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形式,具有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和学科素养的积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就名著导读进行落实并充分发挥名著导读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海涛. 小学语文名著导读的策略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0):36-36.
        [2]杨艳. 名著阅读,策略优化——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8(10).
        [3]范晓兰. 小学语文高年级名著导读策略[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8(10).
        作者简介:刘士琛, 1972, 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 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赵国林,1970 ,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 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