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李生业
[导读]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音乐教学的侧重点,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即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使音乐教学的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引言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音乐教学的侧重点,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即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在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一、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中宏观的对策与方略,它是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它与教学方法是战略与战术之别。因为它所起的作用是规范、指导具体方法。而在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就需要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的支撑。
        (一)开放性教学策略
        是开放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思维空间、表现形式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它是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裁体。开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内容、生活内容、实践内容、时代内容的有机融合。课堂向课前、课后开放,学校向家庭、社会开放,以充分开放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听唱,能听唱,敢想做,能想做,鉴于此,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听唱想做”的兴趣,教会学生“听唱想做”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听唱想做”的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主线,使开放性教学成为“唱、想、做、评”教学新模式形成有力的助推器。
        (二)创设支持创造的音乐环境策略
        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布置理想的教室及校园环境,如在音乐教室、在教学楼的楼到墙壁上适当地悬挂音乐家的画像,张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格言,还可以出版一些音乐墙报或音乐板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评论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发表学生对社会音乐生活的种种议论或评价。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策略
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如合唱团、乐团、钢琴组、作曲小组等,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也很大。
(四)引导独立探究策略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在音乐情境中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音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学习环境的互动,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实践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绝不暗示,而要千方百计去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
(五)评价体验策略
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内容,一是对学生在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精神品质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知识的成功与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以多渠道地获取改进音乐教与学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以提高音乐教与学的质量。
        二、教学方法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战术性方法。它是对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发展其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内容与教学对象选择合适教法,不仅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而且也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需要。
        (一)口诀教学法
        学生们在做“找领袖”等游戏中,边玩边念口诀,“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电子琴教学中,可把指法要领编成口决“指尖站、手掌圆、手腕稳、双臂通、肩松驰、两手撑”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它启示教师可以让口诀法迁移运用到教学中,对掌握知识技能具有较好的作用。
        (二)生活引入法
        小学生虽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但很喜欢观察大人们如何进行生产劳动,并能记住一些劳动场景。例如:教学生民歌《劳动号子》时,先让学生看船夫号子的录象,学生们看到渔夫拉着纤,唱着有力的船夫号子,一下子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也自然明白了号子来源于劳动,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
(三)形象体验法
        小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观察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通过形象学习与体验,学生再唱顿音就不难了。又如教学生唱《春天》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除了用图画来引导以外,还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春天公园里的景象。同学们通过丰富的联想,展示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在形象的支撑下,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四)迁移法
        “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音高。怎么办?先教学生先弹后唱,电子琴有它固定的音符与指法。指法与音符一一对应,看得见,摸得着,只要弹得准就能唱得准。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五)直观图示法
        在电子琴教学中,学生弹奏一段乐曲,往往需要边弹边唱。有时弹准了音位,又搞错了指法。为此,我要求学生在电子琴上贴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图”,这种“直观图示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音位问题。为了解决指法问题,我创造了“手势视唱法”,让学生边做手势边视唱,手势唱准了,指法练熟了,曲谱再上琴弹,这样“化陡坡为缓坡”,一下子解决了这一难点。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使音乐教学的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苟丽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0(02):62-64.
        [2]朱从雷.浅谈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黄河之声,2019(22):83.
        [3]郭翠.巧用教学策略,活跃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亚太教育,2019(1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