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马志龙
[导读] 小学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学生日后对语文学习语感的能力。
        摘 要:小学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学生日后对语文学习语感的能力。在提升小学生自身的语文朗读能力的时候,笔者在文章中总结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个人的朗读能力,以便展示出朗读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会学生更多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基础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活动中每天的朗读是必不可缺的。在帮助小学生提升朗读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了解书本中的知识,提升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进行的同时,教师不能单纯的教学生朗读,还要领导学生增强个人朗读能力和个人朗读兴趣,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小学的朗读水平。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语文教师认识不到朗读在教学的重要性
        过去的教学理念是以理论知识为重点去学习,导致实践教学得不到重视,因此并没有采取重视朗读方面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在进行日常教学的教师们,依旧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忽视朗读的教学方式,使得固步自封跟不上教学方式的更新步伐,致使朗读教学的地位一低再低。朗读教学不受重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学校的语文教师,因为他们的思想跟不上时代更新的步伐。
        1.2小学生没有朗读的兴趣
        在朗读教学中的集体朗读当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并且真正的投入朗读之中。但事实上,只有小部分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部分学生并不重视,自我人质感较差,完全没有融入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表面看起来是在读书其实心思并不在书上,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无法融入朗读环境中的学生,时间长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严重,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很快地发现,但是没有办法从问题的根本上去解决,致使朗读教学所产生的效果甚微。
        1.3朗读缺乏多样性以及主体
        我国小学语文的课程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从现实的教学需求来说,必须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认知感的提升为主,以便日后学生自己掌握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从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课堂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并不进行任何的课外朗读。甚至有的时候教师挑选学生朗读时,以自己的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怎么朗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自我的去感知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不小的打击。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完全吸收,课本中的生字生词也会令他们感到头疼,加上年幼的心理,所以在读错时会感到紧张。课堂上教师偏向于好学生的不少,点名回答问题也是点好学生的较多,这样的对待方式只会让学习差的学生更差。
        1.4每天的朗读时间限制
        小学课程偏多,多为基础学习,但是最为重要的朗读时间颇少,再加上教师布置作业繁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朗读。

一些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老师认为学生的成绩跟朗读没有任何关系,认为只有课堂上讲得多了学生成绩自然上升,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思想理念,导致朗读的时间所剩无几,朗读教学机制得不到认可,变成纸上谈兵。
        2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应策略
        2.1教学观念的转型,重视朗读教学
        在教学观念的转型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教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找到朗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地实践教学来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型速度。在开展全面朗读教学的同时,必须确保学生每天拥有足够的时间去自由朗读,并且通过这次活动来让学生知道朗读的重要性,还可以慢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跟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重视朗读教学,必须得到相关部门和学校的认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改变。在校教师要通过这次活动改变自身陈旧的观念,使得这次活动得到全面开展。
        2.2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
        心智年幼的小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普遍偏低。在提高朗读教学地位的时候,要慢慢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过程中要以多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朗读带来的快乐,养成自己主动朗读学习的习惯。随着朗读教学观念地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关于知识的内涵,达到活现活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到主动学习。
        2.3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根本纠错
        朗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慢慢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站主导地位。要考虑到小学生心里接受能力较弱,过程中要以多鼓励的方式对待,让学生自身不再恐惧,从而认识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当学生朗读学习中出现错误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的纠错方式,对该学生犯下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纠错,并且让学生记住所犯的错误,保证日后能稳定提升学习效率。
        2.4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朗读积极性
        自古以来,都是以课本来展现所要学习的知识,其本身存在众多缺陷,使得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难以融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突出,可以让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代入更多的知识,令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更大,能够深入文章之中感知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结束语
        朗读是基础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他不但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自身的优秀语言能力去培养优秀的语感,以确保自身能够具有一定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梅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125-126.
        [2]黄宏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45.
        [3]张朋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