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例研究的方法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张蕾
[导读]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它是以课堂案例为载体,以专业教师共同研究为保证,以解决当前的课堂教学问题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研究活动。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它是以课堂案例为载体,以专业教师共同研究为保证,以解决当前的课堂教学问题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课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例研究的形式
        1、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
        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是指教师针对某个课例,经过充分备课后,在多次教学体验中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调整、完善教学设计,从而改进教学的研究活动。这种课例研究简单实用,便于个体研究操作。它要求教师一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二是有自我发展的长期计划;三是有针对课例开展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如修改教案、写教学后记等;四是对一些重要课例,须请教其他教师的听课指导和专业引领。
        2、多人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
        多人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是指同年级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班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在深入理解三维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和不同的侧重点创造性地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一般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课,然后再统一进行比较分析研讨的活动。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助,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3、多人同课同构的课例研究
        多人同课同构的课例研究,是指教研组选定共同的课题,采用集体备课,即共同确定三维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执教,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听课评课活动。多人同课同构的课例研究是建立在集体智慧上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课例研究的亮点是对教师执行教学设计能力的对比,对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化特征的对比,包括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对重难点及三维目标理解把握的能力、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语言精练,板书合理等。
        二、课例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常态课是课例研究的基础
        课例研究中的案例应是常态课,而不是公开课,更不是多次演练过的“作秀课”。因为只有把平时教学的真实课堂展示出来,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才能切实解决问题,课例研究才有一定的价值。这样的课例研究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才适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2、全员参与是课例研究的保证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研究的主体性。每位教师的理论知识、生活素材、实践经验不同,但他们都是课例研究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要以集体备课为起点,以课堂实施为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对问题开展研讨,寻求改进的方法,并落实在再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为了学生发展是课例研究的目的
        新课程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就是充分关注、尊重学生,保障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加强课例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赏心悦目的课堂,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都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教学。教学研究中,教师心中装的应是学生,而不是自己。
        4、县域联动可以有效提升课例研究的质量
        由于课程资源的局限性,在推进课例研究时容易使活动在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难有突破性的进展;受限于本校的整体水平,也难于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可借助县城内不同学校教师的智慧和教研员、专家级教师的专业引领,拓宽教研思路,提升课例校本教研的质量。
        课例研究案例: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并英勇跳崖的故事。具体片断:以读促情,读中感悟,自主合作学习“英勇跳崖”片断。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想想课文是怎样描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学生自学第6~9自然段。①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②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采取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师生读等多种方式,并及时给予评价)
        (3)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
        (4)说话训练: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5)现在,你最想读哪一句?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分小组表演读)
        (6)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中吧! (配乐,起立面对五壮士纪念碑齐读)
        (7)小结:是呀,历史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配乐,出示抗日英雄图片)
        反思:本片断中,教师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朱卫红.基于学习过程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改革与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Z2):59-62.
        [2]余玉华.基于课例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