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运行过程中,后勤保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鉴于幼儿身心特殊性,幼儿园后勤保育工作需开展精细化管理,以推动后勤保育员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本文就幼儿园后勤保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后勤保育员;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
引言:
幼儿园后勤保育员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与幼儿园稳定运行。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加强后勤保育队伍建设,提高后勤保育员工作质量与效果。
一、幼儿园后勤保育工作
为提升后勤保育员工作效能,需确保保育员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意识,可在日常保育工作开展时,依据幼儿心智特点,给予个性化生活辅助,促进幼儿身心思维发育。同时,后勤保育员需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日常的餐具消毒、安全防护、疾病防控、卫生保洁等工作必须落实到位,为幼儿提高安全、舒适、健康的学习成长氛围[1]。
保育工作开展时,后勤保育员与幼儿的情感互动,也属于后勤保育的工作组成部分,基于情感互动,可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构建和谐平等的精神情感家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现代幼儿后勤保育工作开展时,需与幼儿教育工作相互渗透,即在对幼儿饮食、作息、洗漱辅助时,观察幼儿的行为变化,合理调整保育计划,促进幼儿心智情感启蒙。通过保育与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渗透,才可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水平。后勤保育员队伍建设时,可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对保育员工作进行细化,将保育工作融入到幼儿园常规工作计划当中,并不断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与综合技能,充分发挥出后勤保育工作优势。
二、精细化管理意义
幼儿园后勤保育员队伍的精细化管理创新非常重要,因为后勤保育员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参差不一,而后勤保育员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幼儿饮食作息安全。为保证幼儿的学习生活安全健康,应当对后勤保育员队伍开展精细化管理。
基于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可有效推动保育员队伍整体实力提高,挖掘出保育员工作潜能,主动发现隐藏问题,提高后勤保育工作整体质量与安全。笔者认为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对幼儿园后勤精细化管理保育员队伍建设有足够的重视,才可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加快后勤保育员队伍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步伐,提升幼儿园后勤保育员工作整体水平。
通过对部分幼儿园后勤保育员队伍管理工作分析可知,由于保育员工作内容不明确,导致保育工作出现重复,不仅影响到保育工作效能,且会遗漏部分保育工作项目,对幼儿园教育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指导,可开展项目制管理策略,细化每一位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提高保育员队伍管理效果。保育员工作开展时,必须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与安全。若幼儿园的监督管理未能及时到位,导致部分保育员出现麻痹大意心理,未能严格执行保育工作准则,导致保育工作安全与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三、工作开展路径
(一)项目制管理
基于精细化管理指导思想,幼儿园后勤管理团队推动项目制管理策略,依据幼儿园后勤保育工作需求与实际教育情况,设定不同的保育项目,如卫生保健项目、安全保障项目、爱心保育项目、健康营养项目、洗漱作息项目等,由保育员基于自身工作技能特长,选择对应保育项目。同时,管理小组基于保育项目制定责任制,即依据保育员选择的保育项目,对项目对应保育工作责任进行细化,确保各个项目独立完成效果,其项目之间的衔接配合度,以构建良性的循环管理系统[2]。
如幼儿早中晚用餐、幼儿园室内保洁、幼儿园室外保洁、幼儿园安保等工作,依据项目制管理原则,对其进行项目管理。每个项目有后勤班组进行负责,项目管理运行时,由班组组长进行全过程管理,力保各项后勤工作开展质量。为充分发挥出项目制管理优势,幼儿园后勤项目工作开展前,可组织园方领导对项目涉及工作内容进行细化,为后勤工作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标准,有效提高幼儿园后勤保育工作效能。
通过项目制管理策略开展,不仅增强了后勤保育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避免了保育工作重复,有效提高了后期保育工作质量与效率。基于项目制管理开展,每周管理者定期开展研讨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具体的整改解决对策,不断积累保育员队伍管理经验,提高管理小组的综合管理效能,实现精细化管理改革目标。
(二)链条式管理
幼儿园后勤保育员队伍管理时,紧靠个人无法实现全周期监督管理,应当由专业的幼儿园管理团队进行协同开展,确保幼儿保育工作开展质量。鉴于幼儿园运行特殊性,幼儿园各部门之间具有协同关系与监督关联性,通过组建专业的幼儿园管理团队,对后勤保育员队伍的工作开展进行链条式监督管理,以发挥出链条式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如室内创意绘画教育引导工作开展时,管理者需对室内卫生与安全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室外游戏活动开展时,管理者需对保育员的室外保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各部门管理者的协同,对后勤保育员工作的开展质量实现链条式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出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价值。
笔者认为幼儿园对保育员工作开展链条式管理时,不能仅靠各部门管理者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后勤保育员应当进行自我检查与相互监督,培养保育员良好的现代幼儿保育思想,主动提升自身工作效能,高标准要求自我工作质量。基于保育员的自我检查与相互监督,管理者开展链条式监督时,可依据时间周期进行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基于监督检查项目,开展固定项目与非固定项目监督检查工作,以发挥链条式监督管理策略价值。如幼儿园区内开展保洁工作检查管理时,室内保洁与室外保洁人员,不仅需对本职工作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同时对相关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以发挥出保洁工作链条式衔接管理的优势与价值。部分幼儿园开展后勤保育时,为改变分散的管理现状,可充分发挥出链条式管理策略,对后勤保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突出工作之间的衔接度与合理性,推动幼儿园办学质量提高。
后勤部门主管进行监督检查时,主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而各个部门的管理者进行监督时,仅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后勤保育工作出现的问题,并反馈给部门主管,以确保出现的问题得到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对幼儿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在链条式监督管理时,需精细的记录各项监督检查项目,为后续保育员工作的评选提供依据,并作为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参考信息。
四、结束语
幼儿园对后勤保育员队伍管理工作创新时,可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创建项目制管理方案与链条式监督管理计划,推动后勤保育员队伍管理水平提升,不断提高后勤保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唐静萍.浅谈幼儿园后勤信息化管理[J].中小学电教,2017(04):7-9.
[2]朱婉青.动静交替式管理促进幼儿园保健质量提升[J].名师在线,2018(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