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也加大了对于农村地区小学残障儿童的教育问题的重视。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一些因为自身身体存在残疾而无法前往学校学习的学生,为了充分满足农村残障儿童的学习需要与保障其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就需要充分利用好送教上门这一教学方式,尽最大可能确保残障儿童能够接收到同等的教育,并帮助残障儿童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残障儿童的上门送教问题展开研究,探讨保障其学习权利与帮助其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
引言: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中针对有重度残疾的学生进行的上门教育教学方式。由一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团队,把针对这些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带到该学生的家中,对其实施教学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显然,送教上门是一项特殊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但需要教师有超强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还要有爱心、耐心,更要有悲悯万物的胸怀,立足现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并要做到对这种特殊的送教上门活动的经验总结,才能不断改革策略,收到实效。
一、充满爱心,送教上门
对于特殊家庭、特殊孩子来说,让孩子接受必要的教育不但是孩子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给他们送去人文关怀,让孩子和家庭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也要让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培养这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品质,帮助他们塑造强大的心理,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自卑、自我封闭的性格和习惯,这样不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对于社会发展也将是一种负担。所以,在“送教上门”的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带着自己超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师德,用自己的爱心和知识去教育孩子。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残疾少年儿童不单是社会的事情,家庭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在送教上门活动中的价值,给学生传授知识,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对社会充满希望,从而在“送教上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大门,让自己融入更加广阔的世界,学习知识,掌握技能[1]。
二、明确目标,真正落实“送教上门”
(一)送温暖,教理念
对于残疾孩子的家庭来说,如何让孩子走出自身残疾带来的阴影,像别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无论是对孩子成长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力量。所以,作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我们不但要把送给带到这样的家庭,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我们知道,由于残疾孩子家长受教育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于孩子教育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陈旧。所以,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要让家长认识到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打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接受社会上的信息,才能保证孩子心灵的健康;其次,要在送教上门的教育中给家长也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要让家长了解孩子,才能达到沟通、教育的目的,真正落实送教上门的意义。
(二)送信心,教方法
对于残疾家长或者残疾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不但需要教育,更多的需要树立他们的信心,无论是孩子和家长都需要信心的支持。
所以,在“送教上门”的活动中,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立志和树立信心的故事,建立起他们心中的自心,使他们能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
比如,可以给孩子讲过一个名叫《成全一棵树》的故事:“一位母亲和她腿患有残疾的儿子去栽树,母亲把一棵快要枯萎的树苗丢弃了,儿子请求她也栽上,母亲望着儿子渴求的目光,就答应了,后来在母子俩精心的照顾下,这棵小树苗竟然长大了,母亲深受启发,决心送儿子去上学,而此前,她从没想过让这个孩子进学校,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多年后,他开着小轿车回乡,看到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他也明白了母亲那颗充满爱意的心!”类似的故事,既能消除残疾孩子心里的距离,也能帮助他和家人树立信心。
(三)送知识,教方法
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应有的知识,还要给他们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运用一些先进学习工具的技能。比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英语字母、生活常识、运动康复等等,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增长知识,学会自己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学校给学生开设网上课程,也可动用家庭资源及其他本土资源进行认知教学,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为了拓展孩子视野,培养孩子兴趣,教师还可以给他们传授一些音乐、美术的知识与艺术,从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全面提高孩子的认识和能力[2]。
三、做好送教上门的准备工作
(一)对受教育对象进行查访、摸底、分析
送教上门工作的对象是特殊儿童,而特殊儿童群体内部又具有特殊性,充分了解其学情对后续送教工作的展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教师通过查访来掌握受教育对象的身体缺陷情况、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周围环境等等,然后通过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送教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送教老师们的观察能力,要在上门教授知识的同时格外注意到学生的内心情感变化,具备较好的调节学生情绪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送教老师对学生们多元化评价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潜在能力,循序渐进的激励学生们找到生活新的方向。
(二)科学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说明;学期工作计划,包括每周的活动时间、次数、授课内容、预期目标等;每次活动的详尽记录表;家长的反馈;教学反思等。在每次的教学工作完成之后都需要与其他老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一些在送教工作当中的不足,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方案。而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活动方案必须是切合实际的、具体可行的,坚持“一人一案”的送教原则,使送教内容既能满足家长的需要,又能契合学生的实际,实现精准送教[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残障学生们的上门送教工作的开展,充分保障了农村小学残障学生们的受教育权,促进残障儿童内心的健康成长。在进行送教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送教人员针对学生们自身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爱心、有耐心的确保送教工作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晓玲.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7(35):79-80.
[1]王得祥.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30.
[3]袁建.关于开展对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08):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