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体时代,报刊数字化已成大势。本文从当下我国少儿报刊尝试数字化阅读的手段与现状、少儿数字化阅读之隐忧、少儿报刊数字化发展的瓶颈在融媒体中寻求机遇等四个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少儿报刊的数字化探索。不管时代如何风云变幻,科技如何日新月异,媒体的本质不能变,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键词:融媒体;少儿报刊;数字化
少儿报刊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探求出路。从 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为了迎合时代,许多少儿刊物已竞 相进入数字阅读领域,制作数字化产品。
一、少儿报刊尝试数字化阅读的手段与现状
所谓数字化阅读,意指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网络小说、电子书、数码照片、视频、电子地图、博客、网页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即阅读的终端、载体并非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AD、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目前少儿报刊所尝试的数字阅读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
1.1手机杂志
其借助手机为平台,具有轻便、可随身携带,声音、图像、视频并茂,互性强,付费方便等优势。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移动终端被广泛使用、各类App爆发式增长的今天,移动互联端无疑具有极强的传播投放优势。如今城市里的中学生拥有手机者不在少数,而小学阶段的孩子尚未形成固定用户族群,因此目前少儿报刊手机杂志多以中学生读者为主要目标,如安徽少年博览杂志社的《少年博览》手机杂志等。
1.2有声读物
顾名思义,就是读出来的书,依据文稿,用不同的声音和录音格式所录制的作品。在出版行业里,有声读物的形态从最早的磁带到光盘、MP3,再到现在的手机App,代表者有喜马拉雅听书和荔枝FM等。1996年,《疯狂英语》出版了中国第一份有声英语杂志,目前少儿报刊的有声杂志仍以语言学习为主要内容,如浙江教育报刊社《小学生时代》的《大嘴英语》等。
1.3电子产品
如点读笔、点读机等利用现代数码信息技术,将书本刊物有声化的教育产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选择要点读的某一页,点击该页上的图案、文字、数字等内容,机器就会发出相对应的声音。目前以低幼期刊产品居多,如《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的红袋鼠点读笔等。
1.4双微平台
利用微博、微信开通刊物公众号,借助新媒体进行推广传播、树立品牌。有些刊物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淘宝、天猫、微店等进行实体读物的销售,如北京出版集团的《少年科学画报》等。
二、少儿报刊数字化发展的瓶颈
尽管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但少儿报刊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产品定位、内容来源、盈利模式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少儿报刊数字化发展的瓶颈所在。
2.1一问:定位为何?
数字产品在出版产业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与纸质读物的平衡点何在?是脱离传统纸媒自成体系,还是依附于既成报刊成为配角,是如今令少儿报刊界困扰的问题。
纵观全球,像《瑞丽时尚先锋》这样仅保留电子版的刊物不在少数,但笔者认为,少儿报刊具有其特殊性,少儿数字阅读的弊端、少年儿童的特性及其身心发展规律,直接决定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里纸质少儿读物的不可替代性。就当下的情形来看,少儿报刊的数字产品普遍是为纸质出版物而服务,对后者起辅助和烘托作用,是一种相辅相成、锦上添花式的存在。我们不应悲观地认定传统报刊出版一定会被数字化出版蚕食取代,但仅凭此就简单地判定数字化出版只是传统出版的延伸与补充,数字化产品只是纸质版本的衍生产品,无疑又是一个认知上的误区。
2.2二问:内容为何?
与其问数字化产品要做哪些内容,不如换一种问法:数字化产品如何吸引和留住用户?数据显示,网络阅读率高、网络发行量大的品牌期刊和线下发行量大、受众欢迎度高的平面纸质期刊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期刊“内容为王”的规律再次得到印证。纵观当前少儿期刊的数字产品,大多只是将传统出版内容数字化,缺乏个性鲜明、深入人心、具有品牌特色的拳头产品,用户黏性不足,自然无法产生粉丝效益。这与传统少儿报刊出版单位实力有限、缺乏资金与技术型人才、不擅长数字化产品的商业运作等有一定关系,许多报刊社还是由原有的报刊编辑进行数字化产品的制作,内容资源和展现手段免不了同质化、平庸化。在技术应用、人力物力极为有限的条件下,要做出能将不同的资源与多种形式完美融合,具有鲜明特点的优质数字出版产品,当然并非易事。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或许只有从内在品质和表现形式两方面做文章:一方面,不断提升纸质原刊的质量,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明确读者需求,增加精品内容;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产业协作意识,加深与其他行业、不同媒介的协作融合,共建资源平台,整体规划布局,扬长避短,实现共赢。
1.3三问:如何盈利?
一家出版社,曾经把一年出版的所有纸质书的电子版放到互联网上,一年的收入竟然不过万元。如果我们仔细研读《2O17—2O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便不难发现,2018年,在全年收入规模达2540.35亿元的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中,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的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分别为579.6亿元#n718.4亿,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合计占据半壁江山:而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61.75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2.43%,这个成绩,实在不算亮眼。
中国网友整体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在互联网长期的“免费服务”之下,早已习惯于“天上掉馅饼”,在免费的无版权数字产品与具有版权的付费产品之间,更多人会选择前者而对后者止步。消费者认知程度不高、付费阅读观念有待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否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及发行渠道,用户是否愿意埋单,又有多少愿意埋单的用户,才是数字产品能否成熟的关键,也是关乎行业存亡的重要议题。
三、在融媒体中寻求机遇
事实上,少儿报刊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绝非对立的关系,正如(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所预测:“未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依赖将逐渐加深,媒体将形成混合发展。当多屏实现融合互动,将实现信息内容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内容呈现的极大丰富化、立体化。”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日趋多元化、立体化,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并非冲击,而是新的渠道、新的载体,大可利用这个渠道,借助这个载体,把各种具有不同优势、不同价值,既存在对立面,又具有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各方面进行耦合,审时度势,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真正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愿景。
新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更大的空间,少儿报刊从业者只要明确目标和方向,充分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对创新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中,找寻适合自己的经营思路和运作方式,同时实现新型媒体格局下的角色重塑,机遇必将随不断创新的步伐而来。
结语:
曾经有人说过,融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而有一句话说得好:媒体无论新旧,内容永远为王。我们不仅要有内容,更要有灵魂。不管时代如何风云变幻,科技如何日新月异,媒体的本质不能变:坚持原则,导向正确,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仲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I]出版发行研究,2018(1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