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促进初中生个性发展之初探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莫珍莲
[导读] 中华文化渊源留长,礼仪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崇礼尚礼是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而礼仪教育是礼仪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媒介和重要支撑。
        摘要:中华文化渊源留长,礼仪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崇礼尚礼是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而礼仪教育是礼仪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媒介和重要支撑。学校的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涵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学生的文明礼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根基和重要手段。良好的礼仪教育不断涵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 礼仪教育 涵养  发展 个性
        礼仪是人类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明。她是社会生活长期的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它体现一种尊重,一种文明,体现在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行上。一个社会如果礼仪文明程度高,说明这个社会的道德素质高。初中生是人一生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很强、敏感、情绪不稳,处于人生中三观逐步形成的阶段,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父母的指导,而学校的礼仪教育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发展他们的个性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学校扎实有效进行礼仪教育是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基础
(一)学习各种道德文化礼仪,让学生懂事明理。中国优秀道德文化精髓“孝、悌、礼、义、廉、耻”,教育学生做一个孝顺父母长辈、懂事明理、诚实守信、立志有为、谦逊有礼的中华文化传人。礼仪的精髓就是恭敬,一个人要有一颗恭敬心就必须懂事明理,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那么很难讲道德礼仪。
(二)营造一个文明守礼的学校氛围。
        1.学校显性文化的礼仪教育。学校在走道、建筑墙面、教室、图书馆等地方适当粘贴一些宣传礼仪之美的海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礼仪之重要性。
        2.学校礼仪内涵的教育。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礼仪内涵的教育,如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团队活动、社团活动、广播站以及老师的言行示范等等对学生进行礼仪内涵教育,让学生明白礼仪的真正含义,感受到礼仪之美,这是学生愿意接受和学习礼仪的关键。
(三)学校应把礼仪教育进行常态化、序列化,让礼仪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应该重视礼仪教育,把各种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当中,寻找教育的模式和有效方法,让礼仪教育成为学校一种常规教育,让礼仪深入人心。
        二、礼仪教育是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社会规范,是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礼仪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规范、习俗、宗教、一些生活准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规范,它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因为,它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自觉遵守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习俗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初中学校进行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交往的规范,让他们明白:“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的道理。做到“诚于心,外于行”,把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日常行为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礼仪得体的人。同时,礼仪教育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礼仪的起源、发展以还要明白礼的内涵实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无形就是一次次的道德教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自然就会得到发展。
(二)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礼仪文化的教育涵盖方方面面,比如中华文化教育和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以及哲学、文化、伦理等各种因素,因此礼仪知识的教育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让学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学生能接受各种礼仪文化、吸收各种礼仪文化,那么他的知识积累就会越丰富,视野也会越开阔,个性就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三)礼仪教育更够促进初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交往圈,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礼仪教育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它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行为准则。它教会学生如何与周边的人沟通、交流、交往,礼仪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内心对他人对事物的一种恭敬。只有从内心尊重别人行为上才能做出得体的行为。一个懂礼仪的人他会因为对别人尊敬做出得体的行为举止,因此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他会很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仪表、仪态,这些良好的行为会赢得别人的好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很快赢得别人的喜爱与尊重,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快融入各个交往圈子,构建良好的人缘,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良性发展。
(四)礼仪教育提高初中生心理承受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礼仪是人一生中都要不断学习的一门课程,不管是生活在哪种环境下都需要遵循某一种礼仪,中学生也不例外。进入新的班级,参加某一个活动,见某一位陌生人甚至是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迅速判断并作出回应,这些应对的过程就能体现一个人的礼仪礼节。而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不曾经历过得事情,很多事情的处理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遇到一点事情就会惊慌恐惧、焦虑、心神不宁,坐立难安,这样的状态绝对不能把事情做好。相反的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心理承受能力强,那么遇到任何问题时他会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情绪,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快速找出应对的办法,最后能很好的处理问题。学习礼仪学生掌握人与人交往之道,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做事待人都会遵循一定的分寸,也会乐于与他人交往,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初中学校进行礼仪教育,提高学生了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个性的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金正昆.?《礼仪金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汪洋.《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