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量的教育实践已表明,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我个人认为绘本不失为针对幼儿高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鉴于此,本文对绘本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使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所教幼儿的实际情况入手,积极探索对幼儿实施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绘本为载体,只是我众多教学方法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总结更多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此在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同时,推动幼儿们朝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健康、茁壮的成长。
一、合理设计问题,重视情感体验
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幼儿。只有当幼儿们对一件事物产生疑问的心理时,他们才能自愿展开探索,并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鉴于此,在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一般会循序渐进的对幼儿们设置合理的问题,以此引导着幼儿们一步步经历认真思考与感悟的过程,最终获得预期中的理想情感体验,收获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二、因材施教
每一位孩子都有属于自身的性格特征,因此每一位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指导。幼儿美术形式主要分为鉴赏、手工、绘画这三种类型。教师应当将绘本融入于幼儿美术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幼儿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幼儿初步接触美术课堂是可以运用绘本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绘本来表达内心对于世界的想法。而绘本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充分的肯定,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根据学生想要表达的不同的观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评价。
三、角色创作,直观表现,注重对幼儿情感的熏陶
父母老师们可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个或多个情感方向(比如:蕴含父母之爱的、同伴之爱的、祖国之爱的等等……)构建一个的童话故事,在自己的绘画本上进行图画创作,幼儿能够加上少量文字进行注释那更好。这样通过引导幼儿自我创造,不仅让其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更让其自由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大大提升了动手能力。
四、根据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性来选择绘本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要符合我国目前提出的个性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当前阶段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究,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性、爱好特长、心理特点和性格要素进行绘本的选择,确保幼儿能够对绘本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在选择绘本内容时,应该尽量确保绘本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达到开启幼儿心智、提升幼儿感悟能力、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多种作用。幼儿绘本教育的生动性与灵活性,能够与幼儿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共鸣,吸引幼儿不断阅读绘本内容,进而使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
五、与幼儿建立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机制
在开展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建立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机制,实时掌握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状态,通过交流和沟通明确当前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使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强化。在交流和沟通时,教师要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可以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结合当前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以及绘本阅读的主要内容,深入浅出地设置问题,从而提升幼儿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明确幼儿当前的学习情况,站在全局角度把控教学形式和教学进度,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在交流和沟通时,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图画引入的方式,让幼儿在教师面前表达真实情感,并根据交流和沟通的成果,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建立针对性的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机制,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幼儿阅读的基本需求。教师在课下也要与幼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并与家长建立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情况和幼儿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沟通,找到合理解决各种问题的方式。
六、生活化教学
幼儿正在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而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认识,能够引导学生表达内心对于世界的看法。通过将绘本应用于而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幼儿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推动教学生活化。在方便幼儿理解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幼儿通过绘本学习能够更加亲近生活,亲近自然,通过累积生活经验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绘本中的线条、构图等各项元素进行感知[4]。通过加上鲜明的图画以及文字,使得幼儿意识到美术艺术也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这些能够在无形之中累积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师应当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使得美术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进行绘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物为主人公的绘本内容,从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如果有一个这样子的绘本,来描述花猫宝宝的日常生活。花猫宝宝在早上自己穿衣,按时刷牙,积极吃饭,在与小伙伴产生矛盾时,也能够积极解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与朋友进行分享,通过这种绘本的学习也能够让幼儿联系自身的日常生活,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推动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心理学大辞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则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一个情感成熟的人无论是否在个人需求上得到满足都能够自觉地调节自我情感使之适度。一个人情感成熟标志着其心理是健康的。总而言之,情感的发育发展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上可知,幼儿时期教育尤为重要,情感教育也尤为重要,综述之就是幼儿时期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幼儿情感教育呢?调查表明幼儿绘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幼儿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但并不
等于“有画的书”,而是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强调图画在讲故事里担当主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张阳阳.绘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探析——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8(06):75-78.
[2]杨淑亚,郑郁.成人绘本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6):104-105+107.
[3]高荣.体验为主的心理绘本疗法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195-196.
[4]谈欣.绘本阅读——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7(20):130-131.
[5]张艳丽.浅议绘本阅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及教育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13+38.
[6]梁英.绘本阅读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J].甘肃教育,2015(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