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注重对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起步时间晚的原因,已给很大部分小学生带来了困难。而照以往的传统方式进行字、词、句的积累已不再满足于新课改革的要求。究其本质,应从习作评改入手,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
关键词:小学;互动交流;习作评改
引言:习作是对生活的还原和提升。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它的住处住着人。思想家和诗人是这个自制看守,他们通过他们所说的东西使存在成为言语,且有言语中保持存在。就这一点而言,他们看守的是存在意义的完成。”由此可见习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从小学抓起,唤醒学生对生活本真的言说能力,开启他们自我的智慧,激活其鲜活丰富的感觉,让学生通过习作成为感受细腻,观察敏锐的人。因此,本文从鼓励学生参与习作、学生进行互评互阅和家长与教师进行多元化评改三方面对小学生习作评改能力进行探索。
一、鼓励学生参与初稿的修改与评定
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大多数小学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独自承揽批改讲评于一体。但传统的评改方式并不能满足于教育发展越看越完善的现实。而想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则需要从最根本的点入手培养。其最根本的就在于习作评改。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习作的评改与讲评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积累能力和思维思考能力,还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提升习作水平和习作评改能力。
例如:在小学教师讲评《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教师可以先选择性摘取某一学生习作中的句子让全班同学进行评改参与其中。如:“春姐姐为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上换上了新装”“小麦穿着整齐的绿色新衣,排成一列列的,好像在欢迎春姐姐”等等。通过选择性摘取的句子让学生共同讨论,先在黑板上列出批改作文的标准与等级,然后让学生自行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进行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充分参与《春天来了》这篇作文的评改,发现自身作文和同学的优缺点,学习他人作文的优点,从而达到相互借鉴学习,一同提高习作能力和习作评改能力。
二、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现代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互动率和增进同学之间情谊的重要方法。专家证实,合作学习带来的效益往往高于独自完成。合作学习可以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单向交流,转而为多向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亦可以是生生之间,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学习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进而提升学生对习作评改能力的思维思考能力。
例如:在进行《我懂得了珍惜》这篇习作指导评改时,在开始前先提倡学生采取合作的评改方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避免“一刀切”的弊端,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具体习作评改的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对习作评改的思考,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在讲评“我懂得了珍惜”时, 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习作相互传阅,互读互评。并在等会的具体实操中,随机选取同学发言阅读完其他同学的文章,再结合自身实际,得出了什么不一样的感受。由此,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与习作评改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适当地鼓励各学习小组成员带着积极的热情参与其中。在交流思考过程中,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同时教师应充分转变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的良好发展,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正如格雷夫斯教授所说:“师生之间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在进行评改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角色带动作用。适时地通过提问互动方式引出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师生进行想法交流与思想的相互碰撞,由此引出新观点。
三、充分拓展多元评改
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家长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纵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家长一般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较为了解,对于一些要求内容真实性的习作有一定的见证性。并且家长一般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很愿意为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做出一份贡献。从短期效益上看,家长的辅导相比较于教师的辅导预期会更好一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习作评改之中。
例如:在鼓励各学生家长评改《我懂得了珍惜》这篇习作时,教师可以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充分了解本次习作的目的与要求,并且通过此种方式道出学生习作的优缺点,让家长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习作二次评改。同时鼓励学生家长进行仔细阅读与批注。如:“生命因时间显得可贵,世界因色彩而显得绚丽”这句开头就可加以备注“高级开头”“一目了然可得出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生命”通过详细批注进行多元化评价,让学生综合各方面意见,提升习作能力的同时对习作评改进行了一定的思维思考。
四、总结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修改作文时,应特别注意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充分了解并理解学生习作内容时,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选择性地进行指导。在学生进行自评、互阅互改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熟读习作习惯的培养,进行耐心指导与悉心指导。我始终坚信,掌握做一件事的好方法才是做好这件事的不二法门。而想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靠的是教师耐心的指导、学生的积极自主参与评改以及结合多元化评改进行反复修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亚萍.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的策略与实践.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