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早期教育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家庭教育来讲,日记画是一种特别的形式,可作为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促进亲子关系,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本文通过对日记画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分析了其应用方案及模板。
关键词?日记画;家庭教育
项目来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日记画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10234001)
引言:日记画的概念
日记画又称为绘画日记,它鼓励儿童用绘画日记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让儿童通过形象语言和绘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儿童的言语阶段得到更丰富全面的发展;它把形象记忆与主观想法相结合,帮助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与文字相结合,训练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儿童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 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由兴趣展开发展,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训练儿童的观察力,与想象力相结合,培养儿童的审美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感知。
一、日记画对儿童的帮助及作用
日记画帮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观察力得到训练,同时,在涂鸦绘画的过程中,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发展,认知能力显著提高。
日记画在儿童的言语发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幼儿期的孩童可以累积词语词句,锻炼口语,学龄前期的孩童正处于扩大词汇量阶段,可以通过日记画方式识记更多的词语词句,而学龄期的孩童通过日记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日记画可以帮助人及时洞察心理动向,有效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日记画能够通帮助人了解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情绪变化,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会把记忆中隐藏或压抑的部分释放出来。正确认识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给予孩子正确恰当的引导,能够开发儿童的潜能,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得儿童具有健全的人格,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日记画在儿童家庭教育当中的作用
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日记画可以拓展成为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并有效地促进家庭的亲子关系。
人是童年经历的产物,儿童的这一时期很需要家庭的陪伴,由于在现代社会中,家长的压力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可以耐心的用适当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部分家长可能对孩子的态度比较急躁,亲子关系相对来讲比较紧张,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各方面的不利影响。
这个时候可以借助日记画的形式,家长每天与孩子一起进行绘画日记,把它作为亲子当中的一种活动形式,从而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增进亲子间的感情,逐步的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和谐愉悦的家庭关系,促进亲子情感的同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亲子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
三、日记画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方案及模板
在日记画中,画与话相结合,家长带领引导儿童绘画;儿童说画讲话,家长聆听引导;由画到话再由话到画产生互动,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这一互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也通过日记画,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情感和真实想法,了解儿童的性格发展,及时的了解到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状况。
1-3岁幼儿期的儿童属于绘画涂鸦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并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主要是培养兴趣,处于对工具的新奇以及探索阶段,儿童的画具有自由性、随意性、无目的性等特点。这种没有规律的画线活动,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初期发展。
家长应鼓励儿童涂鸦涂画,让儿童遵从天性和个性的发展,自由涂画。而不是因孩童画的不像或者说乱涂乱抹阻止儿童,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儿童的前语言阶段,也是词语词句累积阶段和口语阶段,家长可以借助日记画涂画和图画的形式帮助儿童累积词语词句,为进入下一阶段奠定基础。
3-6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始尝试有意识的通过绘画的形象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3岁是语言发展的高潮期,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另一个高潮期,孩童的言语功能越来越准确越来越丰富化。
孩童这一时期开始先画,然后赋予所画的东西相应的含义,比如画个圈圈,叫它“石头”,这个阶段家长应鼓励儿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家长引导儿童把画与话结合,叙述自己画的东西,讲述所画的画相应的含义,并转化为短句进行记录。这一过程中,家长和儿童通过日记画的互动交流沟通,让儿童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6-12岁学龄期的孩童,词语词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日记画与文字相结合转化,训练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个时期的孩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孩童会去追求画的像,用到更多的技法,有一些物象和专业知识在里面,家长可以引导儿童先去观察生活,寻找素材,确定自己要画的主题,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用文字的形式去把感受记录下来或者叙写小故事。
四、日记画的注意事项
1、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给儿童足够的空间自由想象
家长应鼓励儿童涂鸦涂画,让儿童遵从天性和个性,自由涂画,而不要因孩童画的不像或者说乱涂乱抹阻止儿童;听儿童讲画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儿童,和儿童沟通交流,但不要以大人的世界角度去要求儿童。
2、形式多样化,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特质设计模板
根据孩子的特质和事件选择不同的模板,如本文中的图例模块设计选择旅行日记、观察日记、叙事日记等类型。
3、可参照日记形式进行设计,画面与文字结合。
根据年龄段的不同,与字词,短语、短句、短文相结合。
4、绘画的表现方式多样化,不限工具材料。
让儿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和创作形式。
参考文献:
[1]席燕灵,武扬.小学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做绘画日记的行动研究,2016(9)
[2]刘建新,郭茗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绘画日记,2017(6)
[3]李怡芳.涂鸦期幼儿绘画特点与指导策略.2018
[4]杨丽满,魏静.“日记画”对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6(1)
[5]张红玲.日记训练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广东教育;2004年(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