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3月   作者:梁清桃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培养具有良好外语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图式理论强调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对当前认识活动的理解,阅读者的图式理论知识越丰富,对篇章的联想和理解就越强。本文将以绘本The Big Carrot为例,结合教学经验,阐述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梁清桃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三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培养具有良好外语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图式理论强调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对当前认识活动的理解,阅读者的图式理论知识越丰富,对篇章的联想和理解就越强。本文将以绘本The Big Carrot为例,结合教学经验,阐述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3-151-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培养具有良好外语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能在图片等信息的辅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我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对篇章信息把握不准确,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图式理论来探究出一种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热情,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能力,提升我校英语教学质量。
        一、Step 1 Pre-reading,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
        阅读前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因此在阅读前先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
        (1)课前:sight words
        Sight Words是英语阅读的重要“拐杖”。课前抽几分钟,善用“零碎学习”:在课件上快闪出现;将sight words制作成卡片,让孩子玩游戏,如:Fly swatting,分小组,由一个学生扮演的小老师读出任意一个单词,其他学生拍打相对应的单词苍蝇,看谁最快最准。Sight Words占据阅读词汇量的50%!有了这220个词,阅读的文章中,就意味着50%的单词都认识,然后再配合相应的阅读难度的书进行阅读练习,就会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流利性,进而会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引入与本节主题相关联的Free talk/ song/ chant/ game...
        读前活动的设置都是为了激活文本中的语言图式(背景知识),通过激活语言图式再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的图式相结合构建新的图式,为阅读中、阅读后两个环节做好铺垫,扩大词汇量、加大信息量。在The Big Carrot的教学中,笔者在阅读前先用guessing game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引出绘本的主要内容:a big carrot
        2.Step 2,运用内容图式,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能力,让学生的在探究、观察、推测、论证的活动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了解故事的发展。
        阅读教学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阅读文本环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略读、寻读、细读、精读,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展内容图式。


如在The Big Carrot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从这几方面入手:
        (1)出示封面,指导学生看图,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预测故事的发展:
        What’s the name of the story?
        What can you see?
        Who are they?
        What’s the story about?
        What happened?
        (2)让学生带着问题略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文本结构,提取故事主要信息,包括人物关系,起因等。
        在The Big Carrot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观看绘本动画:①How many characters in the story?②Who are they?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3)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逐个段落(图片)梳理故事的发展,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直接圈出关键信息找出相应的答案,让学生准确地找出与文本相关的文字信息。在引领学生细读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who,what,how,why几个疑问词构建图式,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的新图式让学生吃透文本,通过重点讲解词汇、语法、句法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层含义分析,达到对文本情感的升华。
        在The Big Carrot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Who is in the story?
        ②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
        ③Who helped Tom?
        ④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tory?
        3.Step 3 Post-reading,运用结构图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创新。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利用板书的思维导图式,对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及巩固,以达到文本输出的目的,如:复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对阅读文本的加工处理,对信息的整合处理,有效地对英语阅读材料进行记忆与梳理,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在The Big Carrot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先根据板书上的思维导图进行复述,然后再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根据提示的句子进行创编简单的故事,这也是课后的作业。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用现代的阅读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图式理论运用小学英语阅读中,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通过阅读发展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芳.结构图示在PEP小学英语稳中有降类课型中的应用[J],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014(3).
[2]罗少茜,英语阅读教学的多种途径[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