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中师生交流与互动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3月   作者:赵卉
[导读]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凸现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如何应用互动交往策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和谐的互动状态呢?本文就师生互动的含义、背景、特点及其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赵卉    浦江县浦阳五小  322220
【摘要】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凸现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如何应用互动交往策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和谐的互动状态呢?本文就师生互动的含义、背景、特点及其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  互动  创设  优化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3-133-0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由此看来,积极有效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发展情感,形成人格。如何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应该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和不同的思维方法,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师生互动的含义
        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之间的这种交互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和谐的互动状态,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二、师生互动的背景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在师生中形成双向的合作、竞争、共享,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让师生得到快捷、直观、高效的收获。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要求根据学科性质、教科书内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在动态中寻求最优。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上课只是传授知识,是单向的付出。学生作为教学中的配角,上课只是聆听知识,是单向的接受。师生互动使得教学成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平等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师生互动的特点
        1、自主性
        师生互动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有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成果的展现,学生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的创造力被进一步开发出来。
        2、综合性
        (1)知识综合:师生互动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如何质疑,如何观察,如何调查,如何社交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综合:不但要具有一般的学习能力,还要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归纳信息的能力。
        (3)活动的综合:不但有师生的教学活动,还有个体活动,群体活动;理论探讨活动,实践调查活动;经验积累活动,开拓创新活动等综合性的活动。
        3、研究探索性
        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放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在学习中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师生互动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就必须明确怎样算为之成功的师生互动。教学的成效不是以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会了什么、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学生高涨而稳定的情绪和学生坚定的解题意志都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什么?师生互动中,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师动生不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直接原因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导是关键,首先,教师要导出学生的主动自学和思考,要导出师生的共同探究,相互交流,实现认知层次上的互动。其次,教师要极力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和谐的情境,情境交融,情感互动,以实现通情达理,促使内化。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
参考文献
【1】叶尧城 .向鹤梅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 月第 1 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2001 年 7 月第 1 版。
【3】曾卫明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生生互动”的几点做法》《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4年第1-2期
【4】郭景扬:《课堂互动教学四策略》,中国基础教育信息网信息资源开发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