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3月   作者:廖小凤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抓住素质教育的这一核心,教育教学才有蓬勃的生机,才能真正提高质量。本文根据本人从教二十年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

廖小凤     岑溪市太平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抓住素质教育的这一核心,教育教学才有蓬勃的生机,才能真正提高质量。本文根据本人从教二十年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自主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3-121-01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是“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掌握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则是成才的关键。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是语文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理解编者意图,优化课堂结构
        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使之达到优化,教师就要钻研教材与认真备课。同时应该走出繁重的作业堆,变课后下功夫为课前下功夫。在课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理解编者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要求,选择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认真书写好教案。书写教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前提条件。教师所备的教案,从处理教材方面来看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是促进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学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做什么呢?对学生来说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对教师来说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各自报告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就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提出问题由他,订补意见由他,结束讨论由他。”
        我认为,这种“讨论会”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完全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的。它一改以往满堂灌的“讲座式”课堂教学和满堂答的“题解式”课堂教学,避免了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力的情况。它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预习——讨论会——总结。通过实践,得出结论。这样课堂教学不仅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利的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开好这样的讨论会,我认为还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充分准备,即学生充分预习,教师准备好“讨论大纲”。第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平时就要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
        二、发挥自学潜能,焕发课堂活力
        吕叔湘先生有句名言:“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既然是‘教’学生‘学’,语文学习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课堂的时间就应该还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变“教学”为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会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规律,总结学习方法,逐步达到“会学”。在研读《爬山虎的脚》第三段时,我是这样‘教’学生‘学’的:“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请同学们看看第三自然段,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关句子。”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我在这个教学片段安排了四个训练层次:
        第一层次是读,初步感知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学生默读,画出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在弄清每句话讲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读懂这几句话。
        第二层次是画,引导学生用彩色笔准确地画出爬山虎的脚。用“画”来了解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意在让学生人人动手画,人人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做到以生为本。
        第三层次是评,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其他学生对照课文所写的有关句子,评议这个学生所的画哪里和课文中写的一样,哪里和课文中写的不一样。这样以评促读,让学生“图文”对照,检验是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经过评议,学生发现了问题,纠正了错误,深入地理解了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对课文重点内容由不懂到懂的训练过程。
        第四层次是总结、提高。经历了“读-画-评”,再度读课文,学生就能体会到:只有认真读书,才能真正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认识得到了提高,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三、自主学会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不仅要讲究方法让学生自主把东西学会,还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逐步达到会学。
        如在研读《再见了,亲人》一课,前三个自然段都是写告别情景,我在教学生学完与大娘告别段落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学习本段的方法:(1)抓中心词理解句子;(2)抓重点句分析体会蕴含的感情;(3)分层理解每层意思,并了解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学习这段的方法自学第二、第三段。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形成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会观察、会阅读、会归纳、会总结。
        四、培创造性理解,行开放式训练
        课改提出:“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所以,我们更不能因教而教,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有鉴于此,学生学完《火烧云》一文后,我布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天空的云霞。要求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有不懂的耐心向家长询问或是通过查找资料解答疑问。周末写一篇日记。通过这样的开放式训练,学生的看、问、听、记、想一系列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言语交际能力,促进了个性发展。同时,我也体会到,把语文训练发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在实践应用中学习语文,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生活环境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场所,也是培养其素质的归宿。
        语文训练怎样才能收到实效?叶老曾说:“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能起知道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语文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中,必须打破封闭式,向实践式开放。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有敏锐的改革意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灵活开拓,积极探索,有大胆改革之志,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地理解,实施开放式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质量,培养出大批具有高素质和竞争力的优秀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夏建国.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林区教学,2005,(06)
【3】王晨.新课标.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重读吕叔湘.走进新课标[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北京,1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