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站“C”位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2月   作者:叶宇晴
[导读] 课堂变革最终就是要让学习增值,即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经历学习历程的学习方案是在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学习者视角设计的方案,让学习真正发生。学习历程案对传统教案进行了有价值的教学视角的转换,因而可能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建构的数学学习,实现基于认知“最近发展区”的数学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值。

叶宇晴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210012
【摘要】课堂变革最终就是要让学习增值,即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经历学习历程的学习方案是在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学习者视角设计的方案,让学习真正发生。学习历程案对传统教案进行了有价值的教学视角的转换,因而可能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建构的数学学习,实现基于认知“最近发展区”的数学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值。
【关键词】学习历程案    学习历程  学习增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2-138-02

        传统的备课是教师设计教案,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崔允漷教授指出:“学生的学习历程是我们当下需要关注的小学数学教学重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变的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教师要将内容、目标、任务过程、评价及反思融为一体,整体构思学历案的框架与结构,通过有效问题留下思考痕迹,通过有效交流获得学习进阶。学生学习进阶的过程,就是学习历程。实践中,建立“教一学一评”一体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呈现出来,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下面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教学为例,通过对学生学习路径的分析我是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时学习历程案(简称学历案)的。
        一、设计学历案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测量,同时也是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可理解的实际操作及多种教学活动(量、画、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1厘米的长度单位表象,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直的。
        师:在我们身边,这张课桌的面有条长长的边,它也可以看成线段。你们知道这条长边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
        二、新授
        (一)厘米是什么
        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学具箱,请你从学具箱中选择一样东西去量一量,需要量几次才能把课桌面的长边量完。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用什么量的?量了几次?请你在学习单上填一填。
        全班分享:
        1.量课桌的长。
        师:量的都是课桌面的长边,为什么量得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1:因为马克笔、吸管、彩条不一样长。
        生2:因为选的物品长短不同,所以量得的结果不同。
        师:看来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要统一工具,即统一一个标准去测量,以什么为标准去测量呢?
        2.认识尺。
        直尺上有什么?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线,数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叫0刻度线。“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3.找“1厘米”。
        生: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师:小朋友们再来看一下,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还有哪儿到哪儿也是1厘米?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也是1厘米。
        生2: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刻度4到刻度5是1厘米……
        师:对!相邻两个数对应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二)1厘米有多长?
        1.两手比划“1厘米”。
        师:1厘米有多长呢?你们看,老师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请你们像我这样比划。


轻轻地拿上来,这就是……
        生:1厘米。
        师:你对1厘米有什么感觉?
        生:太短了。
        师:请大家伸出右手,张开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再轻轻移开。两个手指之间就是?
        生:1厘米。
        师:和你的同桌比一比,一样长吗?再把这根吸管放回去,再移开,这就是多长?
        生:1厘米。
        师:生活中还有哪儿藏着1厘米,找一找、说一说……
        师:1厘米虽然短,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你们看,现在是几厘米?(板贴5根小吸管)
        生1:5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因为有5根这样的小吸管,所以就是5厘米。
        生3:首先有3根吸管,再添上2根吸管,就是5厘米。
        师:你还想认识几厘米?
        生4:我还想认识9厘米。
        师:请你想一个几厘米,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再在直尺上找一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几厘米。(生交流)
        2.量一量。
        师:在你们的学具箱里找到长一点的吸管,量一量这根吸管有多长?
        (学生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你是怎样量的?
        生1:(投影展示)这根吸管长5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5是5厘米。
        师:也就是量物体时,我们通常从哪儿量比较方便?
        生:刻度0。
        师:请你找到学习单上红色的线段,量一量有多长。
        生:我是从0刻度到6刻度是6厘米。
        师:她说的对吗?从哪儿开始量的?
        生:从刻度0开始量的。
        ……
        反思学历案
        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
        以往的教案从教师的视角,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学得被动,时常被指责不认真学。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于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以学历案的形式呈现,突出了学习主体,让学更加主动,让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活力和意义。
        2.突出学习历程,丰富中间水平。
        借助学历案,让学习过程留下痕迹,让思维看得见,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新现象。学历案的正确应用,恰好展开了学习进阶的中间水平,课堂中通过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融,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进阶。比如,刚开始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厘米”,即“学习计量单位有什么价值”,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长度的物品作为测量工具,组织学生开展“量课桌的边有多长”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体会到学习厘米的价值。在建立1厘米表象这一过程中,设计比划1厘米、找一找1厘米、量一量几厘米的线段、画一画几厘米的线段等活动,让学历案上留下学生的思维痕迹,通过分享交流,丰富了进阶中间水平。
        3.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习进阶。
        本节课围绕“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评价矫正”为学历案的框架,精心设计《认识厘米》学习历程。核心问题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厘米长度观念的建立”进行科学设计,组织学生经历量一量、看一看、比划、量线段、画线段等活动,逐步抽象出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适时自我测评,评价自身学习水平,确保核心素养的落实,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进阶。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06-09.
[2](美)加里?鲍里奇.儿童如何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法.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版(南京),2014年第20146期 第30-33页
[3]曾佑平.《学历案的设计与应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7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