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文化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2月   作者:周学艺
[导读] 文章论述了审美文化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分析了什么是审美文化,指出了审美文化与教学工作的联系,并且联系现实学生的具体的情况,论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周学艺   广西岑溪市大隆镇西宁中心小学
【摘要】文章论述了审美文化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分析了什么是审美文化,指出了审美文化与教学工作的联系,并且联系现实学生的具体的情况,论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审美;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2-069-02

        在当代的教育中,审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思考当代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角度。在政府制定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时,都把审美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审美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有其很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那么,作为廿一世纪的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什么是审美文化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美,如何审美,然后才能理解什么是审美文化。
        从古到今,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美作出了阐述。我国现代美育的积极倡导者蔡元培明确地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性情为目的也。”①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②
        美,包括很多方面:人的方面有外表美、内在美、行为美、语言美等;环境方面有自然环境之美、社会环境之美。诸如此类的美,如果把它当做一种文化来看待,并且应用于教育和社会,就构成了审美文化。
        到此,我们会问,审美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又有什么的联系呢?其实,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今天,“美”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一个人能有高的技术技能固然是重要的,有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不能区分美和丑,那么,他就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所以说,审美文化和校园文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既然审美文化和校园文化密不可分,那么,审美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的几方面: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还有环境美。总的来说,包括了一个人由内到外的,也包括周边环境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美的认知。一个学生要做到完人教育,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美的,怎么样才能发现美,创造美。
        那么,审美文化又是如何应用到校园文化中呢?
        一、审美文化体现在课堂教育上,让学生从课堂中感受美,发现美,陶冶美。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美的东西不胜枚举。神话传说,历史名人,灿烂的文化成果,以及古今中外的各类优秀诗篇等,之所以受到世人的推崇,因为其中闪烁着美的东西,犹如一朵朵璀灿的奇葩,它以美丽的一面影响着我们,令我们感受它,陶醉于它,并且潜移默化于它。
        上古神话中,盘古辟天地,启混沌,身躯化为自然万物;夸父与日竞走,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学生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学到了奉献之美,与自然做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之美。
        另外,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思想、言论,虽超越千年时空,仍然可感受到其熠熠之辉。《论语》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谦虚之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宽容之美。从而教会学生懂得谦虚,宽容。
        唐诗,宋词,元曲,一名学生,从呀呀学语,到十年寒窗,都离不开其耳濡目染。诗之国度,以其璀灿的诗文文化,令一代代学生感受诗海之美。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一种思乡之幽美。“欲上青天揽明月”是一种浪漫与追求之美。诗圣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种沉郁的,心忧天下,兼济百姓之精神不也很美的吗?
        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苏东坡的“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们的诗句又美在哪里?美,在于他们的雄心壮志:美,在于他们的为国奉献之心。
        现代散文中,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背”是一种特殊的女性之美。向学生讲解这篇课文时,可向学生得出这样一个新解: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体贴、慈爱、无微不至的人,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母亲形象啊。虽然传统的观念中,男人是刚阳、粗心的代表,但是把一个父亲写成一个母亲的形象也是多么感人的啊。学生们普遍分享到一种可以意味的审美体验。
        上下五千年,诗海泛舟,文海弄潮,令我们的学生感受了文化之美。上至立志、忧国;下至思乡、关爱,似在告诉学生们,怎样才美,怎样做一个完美的人。
        二、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尤其是多看古今中外的名人著作,从中感到美,学习到美。
        例如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梁山108个英雄好汉,个个都是美的化身。鲁达抱打不平,伸张正义,疾恶如仇,是美的;武松天生神力,拳击大虫,为民除害,也是美的;宋江揭竿而起,伐无道,气震山河,更是美的。一个个英雄好汉,以其鲜明的形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告诉学生们,什么是美。美,就是行侠仗义。美,更是为民请命。
        阅读《三国演义》,学生们也会被书中壮美的形象感化。“温酒斩华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性格粗暴,武艺高强,却又忠肝义胆的张飞;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宅心仁厚又胸怀大志的刘备。也告诉我们什么是美。美就是勇,美就是忠,美就是智,美就是仁。
        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从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读到了这里,学生们会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十年寒窗谁人知,梦里依稀慈母泪”,一颗慈母之心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母亲的青丝白发犹如历历在目,情景凄美而动人。似在向学生们诉说着:美,是慈母之心;美,也是对母亲的眷恋。
        三、以社会中的美来教育学生。



        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鲁迅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中可以看出,透过悠悠时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多少傲骨铮铮,却又为民俯首的热血男儿。他们从历史中走过,却又留下了赫然的足印,其感人心肺的事情,足以教育学生----什么才是壮美的人生,怎样的人生道路才是美的。
        例如,历史人物中,曾经是一代蜀相的诸葛亮,就是教育学生忠于国家,为国献身的好材料。诸葛亮的人生道路是美的,是一种悲壮之美,是一种凄怆之美。杜甫曾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宋代的文天祥身陷囵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总之,诸葛亮因其忠肝义胆,一直为后人推崇。作为中学生,能从中明白为国捐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美的,顾一己私利是丑的,从而明确了学习目标。
        当代的清官,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孔繁森到任长霞,无不向世人展示了壮美的人生道路。在教学中,从这些当代的“孺子牛”身上,教育学生探讨美的人生道路。他们一个个走过了,付出了,倒下了,却为世人树立了鲜明的人格坐标。一名学生言道:“他们就像一道阳光,升起,闪出万道光芒;傍晚,落下了,也要在西天留下绚丽的霞彩。”这,不也是教育学生审美的好素材吗?
        四、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游历名山大川,感受祖国河山的美。
        东圣有五湖四海,神州有三山五岳,华厦有长江黄河。中华大地,北有万里长城之蜿蜒 ;南有苏杭水乡之温柔。
        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而写《史记》;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故曰:激发凌云壮志,源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于是 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莘莘学子,面对神州大地,于是誓言“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黄河不死心”。因而说,美,就是那凌云的壮志。
        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欣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东岳圣景;可以让学生体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塞外原野;体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之奔流;体验“碧波泛舟,莲叶接天”的西湖美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游历神州美景,保我黄河,爱我中华。
        五、美学教育还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
        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有的学生言语轻率,行为轻浮,哗众取宠,自以为很美;有的学生拉帮结伙,讲究哥们义气,为了“兄弟”两肋插刀,自以为很美。这都是对美的误解。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完人教育。而完人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美的品德。”我国的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口号,而在这口号里,也是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说,文明语言,规范行为,投身社会,付出关爱,都是美的。学习雷锋,救助他人;捐资助学,参加志愿活动;提倡文明,反对陋习等,都是美的。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日常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等,都是美的。捡起路上的一张纸条;轻轻关上正在滴水的水龙头;节日里,向母亲的一声亲切的问候,也是美的。
        六、以老师的形象感化学生,从而培养美的心灵。
        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是伟大的,是学习的榜样。初中课本中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刻画了一个美丽、温柔、关心、体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老师形象。老师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动作,都深刻的印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以至学生会梦里寻师,终生难忘。其实,这个老师是有生活原形的,那就是作者的小学老师。这一位老师对魏巍的影响很大,魏巍后来能成为有名的作者,写出著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都和她的爱心有关。
        另外,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刻画了一个代课老师张春花的形象,为了找回辍学的学生李望水,走遍了不少地方,最后走上了省的电视台,面对镜头,说出了怯生生的一句话“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就把一个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初中的课文中,鲁迅先生写的著名文章《藤冶先生》中的藤冶,也是一个感人的老师形象。藤冶先生作为鲁迅的老师,对一个弱国的学生没有任何的民族偏见,他站在民族友好的立场上,对一个中国的学生认真负责,关心鲁迅的一切学习和生活,更加关心鲁迅的前途,为他排忧解难。在鲁迅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的影响很大,令鲁迅受益匪浅,对前途更加充满信心,关心国家命运,著书写作,唤醒民族精神,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还有,在我们教学当中,学生经常写作文《我的老师》。从小学时候起学生已经懂得选材,例如:老师深夜备课、带病工作、关心有困难的学生等。每一个事例都是那么的感人,一个幼小的心灵里为什么懂得选取这样的题材呢?因为在学生的眼里,这样的老师的的品德是多么美啊。
        我们从中看出,老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的形象是健康的、美的,那么学生的品德也是美的最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感受老师的温暖时候发现生活的美,从中培养美的品德。
        一个平时认真听课的学生,突然被发现不听课了。那么,老师发现他很不对劲,问他的情况。原来是他的家庭困难,或许不久就要辍学了。老师发现情况后认真对他进行开导,并且和家长联系,汇报情况,和家长认真沟通,最终让学生重新激发学习的热情,更加坚定的面对未来。
        一个学生总是学习无心,问他的情况,原来是他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差,在同学的面前抬不起头来,自暴自弃。那么老师发现问题后,马上对他进行教育,调整自卑的心理,让他重增对学习的自信,再次发现前途的美丽。
        一个体弱多病的学生,经常受身体的因素影响学习,那么老师要对他的身体多一点关心,了解病情,鼓励他多点参加体育活动,那么,同样能让他坚强的面对学习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学校里经常出现,只要我们多一点留心,多一点观察,多给一点温暖,那么,就能培养学生美的品德。就像一首歌里说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老师们,为了培养学生美的品德,我们要共同努力。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一起携手行动,去学习、创造美吧。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世上并不是缺少了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注释】
[1]蔡元培.《美育》(1930),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05页
[2]朱光潜.《谈美感教育》(1931年前后)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参考文献】
[1]王杰.《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魏书生.《当代中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