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2月   作者:何新春
[导读] 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事物进行客观而准确的分析。然而,想要真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在问题引导中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在情境实践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在数形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

何新春    旺苍县木门镇中心小学校  628214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事物进行客观而准确的分析。然而,想要真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在问题引导中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在情境实践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在数形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2-038-01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都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视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呢?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积累,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一、在问题引导中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
        对于思维的深刻性来说,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自身的思考能力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从表面问题上进行分析,透过复杂的表象来找出数学规律。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面对繁杂的数学知识时,常常难以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深刻性进行培养,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
        1.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是从数上开始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工具,来为学生演示出数的组成。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找出数的顺序,从而探索出其中的规律与意义。
        2.让学生掌握好推理的方法。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好推理的方法,而这也就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环节。如,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选择典型的例子来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掌握好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准备出相应的工具,以此来让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出数学的规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情境实践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要借助某种具体情境,换句话也就是说,小学生只有通过相关情境中的某些实践才能使自己的数学思维在不断发展中趋于完善。因此,想要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为其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情境,使之能够在此情境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不断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具体情境来指导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确保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呢?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受到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形式的影响,对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挖掘格外重视。此时,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的提出便显得至关重要起来。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妨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注意的一点就是,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由浅入深,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以及认知发展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依靠问题情境及其相关内容的设置来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或者数学现象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了解与认知。
        其次,创设实践情境,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可见,那些“道听途说”的知识远远没有自己“亲眼所见”的内容来得震撼与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将一些数学知识的讲述与告知改为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比如,在学习多边形及其相关内容时,我们不要急于生硬地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而是要让小学生在“七巧板”等工具的辅助下,通过一系列的拼图游戏对正方形、三角形、矩形等图形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能使其思维在变得愈加灵活的同时有效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数形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
        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教学常用的思想,主要是讲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性质具象化,通过构建形象化、简单化的数学模型,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透过数学问题的表象,进行数学情境、数学性质、对应关系的联想,提高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应用思维。以乘法、除法的运算教学为例: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除数”、“被除数”、“余数”等概念的性质,并准确计算出最终的结果,就需要用到“数形结合”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发放多个小棒,以“小棒”作为单位进行除法教学。在“20÷3=6……2”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数20根“小棒”,然后将3根“小棒”分为一组进行排列,最后还剩余两根“小棒”,学生在完成以上的“小棒”分类与整理后,就能够很容易理解乘法、除法数学运算的实现原理。
        所以对于较为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而言,教师应以“数形结合”教学思想为指导,将枯燥的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数学教具、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对学生开展数学概念、数学表现形式与操作步骤的教学。学生通过直观看到教师的课堂演示,能够更好理解不同事物、不同数学元素或符号的关系,包括数量关系、性质关系、比例关系等,提高学生运用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对其未来发展大有裨益。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自身所在的位置以及自身的重要引导作用,力求能够为小学生的光明未来铸就坦途。
参考文献:
[1]李佩刚,谭善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2]王雪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8.
[3]王黎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