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供电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探索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期   作者: 郝晋
[导读] 数字化审计是在信息环境下延伸而来的创新型审计方法
       摘要:数字化审计是在信息环境下延伸而来的创新型审计方法,其核心是采集、转换、整理和分析数据,并且能触及到各个方面的数据,对整个系统全面盘查,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因此,供电企业应利用数字化审计促进其发展。本文对基层供电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供电企业;数字化审计;措施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日益成为当前及日后全社会发展方向。大数据使审计监督从局部抽样审计向全量数据分析的模式转变提供了可能,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提高审计工作能力和效率成为共识。因此,供电企业应着力推进数字化审计工作,它是大幅提升审计质量和效能、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和升级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一、数字化审计综述
         1、含义。数字化审计又被称为IT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的制订审计计划,以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核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对多样化、大规模的数据进行科学的采集与分析,找准审计重点,跟踪审计线索,搜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的的方法。
         2、数字化审计与传统审计的不同
         1)审计对象不同。数字化审计是通过对大规模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综合审计相关信息,给出审计意见,并形成完整审计报告的一种审计方式,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原始数据。而传统审计的对象主要以企业的会计报表、账簿和凭证为主,大多经过人为处理,资料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客观性。
         2)审计时间不同。数字化审计是以原始数据和信息系统为依托,审计工作开始的时间较为灵活,审计人员在到达现场前便可开始数据归集整理工作。而传统审计往往是对经过人为加工后的凭证、账簿、报表等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审计,需审计人员在现场见到实物后才能开始审计。
         二、数字化审计的特点和优势
         1、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传统审计是账套式审计,是查账。数字化审计是对数据的分析,是运用信息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审计证据。数字化审计实现了远程非现场审计,有助于打破传统审计现场核查地域限制,将审计人员从常规性、机械性的账务资料核查中解放出来,降低审计工作的时间成本,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打破人工因素的干扰,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传统手工审计实施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需依靠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经验,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对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数字化审计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开展系统性分析,结合审计目标提出审计建议,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审计报告,审计对象是底层原始数据,审计结果更客观、真实、可靠。
         3、突破审计方法限制,实现全量审计。传统审计中受数据采集方式因素的限制,审计人员多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对被审单位部分数据和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分析和查验。受样本量和审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抽样审计可存在一定的审计误差,无法全面、系统、客观、完整揭示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数字化审计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单位、地域、专业、信息系统壁垒,通过对审计对象所有底层数据的全面排查,实现抽样审计向全量审计转变。
         4、突破审计监督模式限制,实现动态持续监督。传统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既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也削弱了审计的预防和监督效果。

数字化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对象开展持续审计,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动态实时监控,促进审计监督从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转变,促进监督成果应用机制从“结果为主”向“结果和过程并重”转变。
         三、基层供电企业推进数字化审计的措施
         1、创设完善的数字化审计规章制度。当前,我国存在各地方区域发展较为不均衡且信息化水平具有较大差异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各地方中各基层供电企业间的数字化审计工作实施进度及力度不同的情况,延缓了统一化的数字化审计工作体系建立的脚步。而数字化审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是时代的必然趋势走向。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审计内容的规范性,以及审计实务的实效性,需要探寻出多种有效手段,对各类审计风险实施有效评估,以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不论是就国家层面还是供电企业层面而言,均可通过实施有效创新的方式,创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审计工作体系。其中,可通过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方式,例如:参考ISACA所实施工作及其所创设的COBIT,从而使自身的数字化审计工作不断趋于标准化。
         2、重视应用可视化数据。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据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材料,也是实施数字化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需要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可视化技术是一种把数据变为直观的以图形图像信息表示,并且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现象,帮助工作人员观察、模拟和计算。审计工作需要多种新型处理信息的方法,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整合实现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和调查,实施关联数据比对及关键词段验证等操作,并且对其进行处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后续发展。其次,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在不同类型的数据中找出需要的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整理,探究其中存在的内在关系,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工作人员应积极分析可视化处理后的图像,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数字化审计建设需要的是集会计、审计、计算机等各种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在多数企业中,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基本只具有财务、审计等学科背景,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熟练运用的能力;而一些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对审计财务知识的掌握又不够全面。要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分工。要培养一些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软件、审计分析模型,又具有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作为数字化审计的中坚力量,全面组织开展数字化审计工作;同时还要培养一批能运用计算机软件,又有财经类相关知识的人员作为一般审计人员,构成数字化审计的基础力量,将数字化审计工作模式落到实处。其次,通过科学配置审计资源,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激发审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开阔技术视野,逐步建成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审计人才队伍。
         4、完善信息化审计平台。完善信息化审计平台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聘请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制定规则。其次,维护内部信息化平台,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有效性,招聘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化平台定期检查和维修,并且要求审计人员及时上传数据,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审计工作的动态化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做好数据对接,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另外,还要提升审计闭环管理及持续监控质量,需做到以下方面:1)企业以实际情况制定固定的审计程序,实现自动化处理各类型数据的功能,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2)对流程和系统实施刚性管理的方式,从源头找寻问题,并实施解决措施,提升工作质量。3)工作人员找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且完善审计平台体系,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从而规避风险。
         总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数字化审计在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推进数字化审计工作在供电企业中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其审计工作的分析能力、评价水平,不断加强审计工作对供电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短期预测的能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防控风险的职能,积极改进供电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漏洞,以降低其风险,从而为供电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创造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俊德.浅议审计信息化与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J].中国管理系信息化,2015(14).
[2]刘向林.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模式发展[J].大众用电,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